漫博会为东莞版迪士尼诞生提供契机

22.08.2014  11:24

   东莞时间网讯 东莞第六届漫博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而在此前,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到国际会展中心视察漫博会筹备情况时提出,东莞要敢于和先进城市对比,学习先进城市办展经验,要通过展会促进文化产业融合,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和文化事业发展水平,使东莞成为动漫之城、文化之城。

  本次漫博会较以往几届,呈现出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继续优化,国内外影响力逐步提升、办展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等特点。办好漫博会离不开对经验的继承与发扬,而更为重要的是,还要敢于和先进城市对比,学习先进城市的办展经验。

  东莞每年投入大量人财物举办漫博会,所为何来?正如徐建华所指出的,举办漫博会直接的意义是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和文化事业发展水平,这不是简单地做展会,而是直接推动东莞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目前,东莞的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已达4.8%,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有所显现。

  东莞第六届漫博会,全球名企大企纷纷参展,国内外客商云集,展览馆里外人流穿梭,人们享受着文化大工业时代的乐趣。这正是全国文化产业兴盛之一角。瞩目全球,文化产业俨然已成朝阳产业,文化产业竞争力也成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提升东莞文化产业竞争力与发展水平,必须加深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体制、机制的认识,扫清体制机制发挥良性引导作用的障碍。而总结其他城市文化博览会的成败得失,不难发现,都面临着一个同样突出的问题,即如何通过举办展会推动文化技术、文化成果的交易,有效推动文化和产业的融合,最终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产业竞争力。

  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应以增强文化市场化能力为先导。在地球村的背景下,文化市场化已成必然之势,社会需要文化消费,艺术也需要全球化的市场。正如徐建华所作的思考,德国有白雪公主,到迪士尼有米老鼠、唐老鸭,到了东莞,我们有什么?换一个角度解读,白雪公主、米老鼠、唐老鸭都是市场化成功运作的典范。东莞的文化产业不仅要提升竞争力,更应在市场化这一块精心谋划,苦心经营。

  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必须明确文化市场主体,要高度重视人才,增强文化产业创新能力和文化资源转化能力。通过文化市场化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充分挖掘文化产品内涵,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才能真正搞活文化产业市场,提高东莞文化产业对东莞经济的贡献指数,使文化产品广为流通,占据消费领地,扩大市场份额。

  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要坚持以文化市场化为导向。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从文化产品策划到产品营销,从人员素质到体制机制,都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生动力,形成强大市场竞争力。文化市场化要求文化产品要通过市场来实现其价值,文化产业要接受市场评判。因此,要注重市场导向,摸清市场,利用市场,决战市场,实现东莞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要让漫博会打牢东莞文化产业的根基,打造东莞的白雪公主、米老鼠、唐老鸭,就得加速文化市场化,提升竞争力。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需要文化创新能力,需要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以及高素质的人才加盟,但更为重要的无疑是文化市场化。这包括文化产业主体市场化,以及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之建成,也包括建立和完善增强市场化能力的体制机制,加快东莞文化国际化进程,提高东莞文化产业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

  漫博会,当成为东莞版迪士尼诞生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