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于街面的平安使者

30.11.2016  17:03

他身着便衣,常年隐匿于街头巷尾,凭着一双“火眼金睛”和一身过硬技能,如一把隐形的尖刀让犯罪分子闻风丧胆;他乐于琢磨,运用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拓展工作思路和方法,为打击“飞抢”犯罪创造了成功经验;他敢于创新,探索总结推出安全防范新手段,从源头上有效掐断“两抢”罪恶的黑手。他叫廖国翀,1986年出生,广州市公安局从化区分局巡警大队民警,打得一手好篮球,初次见到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阳光帅气,标准的“暖男”。如果没人介绍,很难想象他是一名坚守打击“两抢”犯罪第一线的便衣民警。而在了解他的人眼中,大家一致评价他既有便衣警察的勇猛和老练,也有“80后”青年民警的活力和朝气。从事便衣侦查工作6年多来,他共参与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362人,打掉各类作案团伙67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000多宗,其中依法刑事拘留“飞抢”犯罪嫌疑人178人,打掉“飞抢”团伙36个,曾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1次,获个人嘉奖2次,获评第十一届“羊城杰出青年卫士”、广州市公安局人民满意民警、广州市优秀便衣民警、广州市公安局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而这些荣誉和数据的背后,是他一路挥洒的辛勤汗水,是他一直不变的坚持坚守,也是一名“80后”青年民警不同寻常的成长之路。

 

锋芒利剑,斩断“飞抢”罪恶黑手

2010年4月,经过5个多月的新警初任培训,廖国翀被分配到原从化市公安局便衣侦查大队,正式从一名体育院校毕业的运动型男,转型成为一名打击街面“飞抢”犯罪的便衣民警,自此从化的街头巷尾便成了他驰骋飞翔的舞台。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广州城区“禁摩”后“两抢”犯罪向周边转移,从化地区“两抢”警情呈现流动性、侵财性、多发性态势,从化警方便衣打“飞抢”专业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应势而生,而廖国翀也光荣地成为其中一员。自此他首次品尝了黑白颠倒的生活,首次对从化冬天的湿冷天气刻骨铭心,也切身体会到现实中的伏击并不仅像电影里那样只有惊险和刺激。工作中便衣伏击多数都与摩托车相伴,有时候天气实在太冷,只能靠与同行搭档互换位置轮流挡风取暖;需要伏击的时候,往往一蹲就是几个小时;抓捕嫌疑人的时候,试过大冬天跳进河里追捕,试过驾驶摩托车以过百公里的速度飞驰,上演生死时速……在打“飞抢”专业队成立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廖国翀凭借着与生俱来的一股拼劲狠劲,迅速成长为队里的业务骨干,在他和队友的努力下,从化辖区“两抢”警情得到迅速遏制并呈现下降趋势。

经过多次与犯罪分子的交手和博弈后,廖国翀逐渐在打击街面侵财性犯罪方面有了自己的心得和敏锐的触觉,时常能根据对方的衣着特征、神情举止乃至一个眼神,就能辨别出对方是否犯罪嫌疑人。

2012年7月初,随着气温不断升高,群众夜间活动增多,“两抢”警情再次抬头。此时的廖国翀已经是打“飞抢”专业队的业务骨干,他主动请缨带领小组成员在“飞抢”犯罪重点地区和高发时段进行街面巡逻伏击。有一天晚上21时许,廖国翀听到摩托车疾驰的加油声,随后看见两名男子驾驶一辆男装摩托车在对面马路一闪而过,对方当时的异常举动瞬间引起了他的警觉。他马上驾车调头跟踪,在跟踪过程中听到对讲机传来“飞抢”警情,通报的嫌疑人特征跟眼前跟踪的对象完全吻合。正是基于他的精准判断,伏击组紧紧咬住两名嫌疑人的行踪,尽管后来嫌疑人持械暴力顽抗,造成了廖国翀等三名组员不同程度受伤,但他没有丝毫畏惧,果断鸣枪示警并击中其中一名嫌疑人左小腿将其抓获,打掉一个长期流窜在佛山和广州增城、从化等地多次作案的“两抢”团伙。

在他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2012年至2015年间,从化地区飞车抢夺、抢劫警情连续4年呈双位数下降(分别下降23%、37.7%、49.4%、10.9%),从最高时的日均发案3.8宗下降到0.4宗,先后破获了“太平地区单人飞车抢夺系列案”、“南线双人飞抢系列案”、“城区双人飞车抢夺系列案”等一批大要案,有力保护了从化地区市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所在的打“飞抢”专业队也因此连续3年荣立集体三等功。

 

探索创新,构建严密侦查网络

廖国翀平常喜欢钻研案情,研究每一种犯罪的特点、人员构成及规律,为了更好地把握抓捕时机和提高抓捕成功率,作为班组长,他带领同事不断分析总结每次抓捕行动的得失,时刻想着如何才能发现犯罪分子,怎样才能用最有效的办法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在工作中,廖国翀充分发挥年轻人思维敏锐、富有朝气、充满活力、勇于创新的自身优势,将微信、微博等大众网络平台软件运用到实战当中,并充分结合信息平台作战手段,在总结实战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先后编写了运用视频监控侦查飞车抢夺案件技战法等,并将其应用于实战当中,取得了显著战果。

2014年5月至10月,从化区发生了多宗飞车抢夺金项链的案件,廖国翀带领组员根据视频技战法排查出8宗类似案件,通过调阅分析大量的视频监控资料,发现该案嫌疑人驾车作案活动的情况,经过对线索进行深入的汇总分析,研判出该团伙人员构成和落脚点,一个四川籍的抢夺金链团伙逐渐浮出水面。随后,他又带领组员经过连续多天的艰苦侦查,最终将该团伙5名犯罪嫌疑人悉数擒获,一举捣毁了这一团伙。

此战告捷,廖国翀又开始了新的思考,如何将视频侦查进行推广应用。在认真梳理、总结分析的基础上,他积极向大队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一是增加重点区域的视频监控点;二是建立视频监控员奖惩机制;三是选派大队业务骨干到各辖区派出所传授打击街面犯罪的工作经验。他的建议很快得到大队、分局的重视并予以采纳,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检验,分局各派出所也涌现出了一批打击能手、研判专家,成功打造出街面犯罪协力打击、所队共赢的良好局面。2014年,其所在的原便衣侦查大队视频监控组根据相关线索侦破“两抢”类案件70多宗,抓获并依法刑事拘留“两抢”犯罪嫌疑人30多名,使得2014年从化地区“飞抢”警情较2013年大幅下降了49.4%,创下了从化地区“飞抢”警情降幅的最高纪录。

2015年3月至5月间,从化城区发生多起双人“飞抢”案件。廖国翀根据以往总结的技战法,深入研判案件,找特征摸规律,抓住点滴线索,抽丝剥茧,成功筛查出一名叫“冯某”的吸毒人员。在此基础上,他根据警情摸排其活动情况和作案规律,最终在清远佛冈一举抓获该团伙成员5人,破获飞车抢夺案7宗、盗窃摩托车案9宗,为“3+2”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增添了显著战果。

 

授人以渔,筑牢安全防护壁垒

在廖国翀看来,打击街面犯罪是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所在,但打击终归是案发以后的行动,案件一旦发生群众便已受到了侵害。能不能把工作做在前面?怎么去做?……随着每一宗“两抢”案件的发生,这一系列的问题引发了廖国翀的深入思考。

在从化区范围内共有9所高校,通常按方位区域分为城区、南线和北线,在校师生总人数接近10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8。其中,南线高校区由于地处105国道,且是从化、增城、白云、花都四区交界之地,周边区域在2012年底曾经发生师生被飞车抢夺财物的警情。根据相关警情和线索,经过连续多天的伏击侦查,廖国翀带领组员成功打掉了一批在南线高校周边屡屡作案的飞车抢夺团伙。然而,作案团伙虽然被打掉了,但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师生的安全问题,又一次摆在了廖国翀的面前。

防!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也许比什么都重要。廖国翀坚定了这一思路。而且,不仅要防“两抢”,只要安全防范意识到位,诈骗、扒窃、盗窃等案件一样都能防住。经过与同事商讨、联系校方调研、联络分局指挥中心、团委等部门沟通协商……一个全新的概念、一个在日后深入人心的名称呼之欲出——高校“平安志愿者”。

平安志愿者”以高校师生为主体,在民警的指导下开展常态化的安全巡逻、治安防控、安全宣传、隐患排查、社会服务等活动。自2012年底实施以来,经过4年的发展壮大,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时长超过8万小时,举办各类安全防范活动超过5000余次,使从化地区涉高校警情逐年持续下降,2013年至2015年3年间分别同比下降22.3%、6.7%、7.3%。其中“两抢”警情从往年的约30宗到现在的零发案,扒窃、盗窃、诈骗等警情多发势头全部得到了有效遏制,没有出现涉高校重大恶性案件及社会影响较大案件,广大师生及社会群众的治安满意度逐年提升。“平安志愿者”项目先后荣获第三届全国警察公共关系最佳案例银奖和广州市公安局警务创新金牌项目,赢得了广泛赞誉。

 

不言放弃,矢志不渝坚守信念

作为一名便衣民警,在驾车追捕当中,擦伤挫伤是常有的事。面对复杂的路况和抓捕环境,还要顾及现场群众的安全,生死往往靠瞬间的判断来决定。有一次廖国翀在抓捕行动受伤后,他的一位朋友对他说:“阿翀,抓个小毛贼而已,不用那么搏命吧……”而廖国翀自信地回答到:“只要功夫深,不怕巷子深。

2015年初,为确保新春佳节期间从化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从化警方组织开展了以打击“两抢一盗”犯罪为主要目标的“打击破案百日会战”和“灭狼行动”。行动期间,廖国翀早出晚归,加班加点,由于长时间佩戴耳机在嘈杂的环境中开展便衣伏击,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左耳的听力明显下降了,原本凭左耳就能听清楚的声音,突然变得很模糊。在繁忙的专项打击行动结束后,他抽空去医院进行了身体检查,医生经过诊断后,立即让他住院治疗,这时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医生告诉他,其左耳的中频段听力已经丧失,即便住院治疗也不可能修复到原来健康的程度,最终确诊为“神经性耳聋”。在住院那段时间,他的内心充满了彷徨、苦闷,根本不敢将消息告诉老家年迈的父母和身在外地的妻子。有那么一刻,他坚持了6年的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想过向领导申请更换工作岗位,甚至在头脑中闪过重新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念头。然而,一想到同事们到医院看望他时一双双关切坚毅的眼神,一看到单位里挂着的一套套整洁笔挺的警服,仅仅休息了不到两个星期的他,又以饱满的热情继续投入便衣侦查第一线,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在大家看来,廖国翀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青春硬汉,从不言苦也不说累,他把打击犯罪视为第一使命,把侦查破案作为第一事业,春天一身泥,夏天一身汗,秋天一身尘,冬天一身雨,在从化的街头巷尾驰骋飞翔。他常说:“有一种信念叫人民警察,对于我来说,上要对得起头顶的警徽,下要对得起群众的信任,任何艰难困苦面前,我都将毅然选择坚守,决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