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胜、骆文智到下潭村和光华村开展扶贫“双到”调研暨春节慰问活动

02.02.2015  23:37

省卫生计生委主任陈元胜(中)慰问下潭村困难户,跟村民亲切交谈


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骆文智(前右二)慰问光华村困难家庭,了解村民生活情况

利用行业优势  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1月29日,新春佳节前夕,省卫生计生委主任陈元胜、党组书记骆文智分别带队,前往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帮扶点梅州市五华县转水镇下潭村和潭下镇光华村,调研扶贫“双到”工作进展情况,走访看望困难户,慰问省卫生计生委驻村干部。慰问组强调,要摸查大病、重病贫困户,重点帮扶因病致贫的特困家庭,利用卫生计生系统的行业优势,切实解决困难村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委人事处、宣传处、省计生宣教中心、省计生协会、梅州市红十字会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慰问活动,梅州市委常委张丽霞、市有关部门负责同时和五华县有关领导陪同。
      据了解,自2013年启动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以来,截至2014年底,省卫生计生委共投入扶贫资金约1600万元。其中投资440万元建设五华县人民医院的腹腔镜、血透中心项目,投资收益用于帮扶下潭村和光华村集体尤其是贫困户的经济收入,两年来已累计给付两村集体收入约30万元,反哺贫困户每户每年1200元;帮扶下潭村20户贫困户、光华村39户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改造危房,改善贫困户住房条件;帮扶两村完成水泥硬底化工程、下潭村文化广场和安全饮水工程、光华村尚华桥和光华桥等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扶贫开发求实效  真情帮扶解民忧

      当天上午,陈元胜一行轻车简从来到转水镇下潭村,途经食用真菌栽培农民专业合作社,陈元胜便信步走入种植大棚,仔细地询问种植户相关栽培技术、销售情况,叮嘱同行的委驻村工作组:“专业合作社项目的关键是要有效益,让参加项目的村民在年底分红的时候开心,真正增加村民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下潭村距转水镇政府约6公里,省道水华线贯穿全村,交通四通八达。但是,村中生产资源缺乏,劳动力大量外流,在村剩余劳动力少。针对这种情况,省卫生计生委投资5万元支持五华县下潭益村种养专业合作社建设,该合作社主要以栽培食用菌灵芝为主。在合作社提供的技术支持下,灵芝栽培劳动强度低,一般农户都可以参与灵芝种植。而且,灵芝种植无需持续长时间打理,可以在农忙时兼顾,作为副业。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农民的闲暇时间创造收入。目前,合作社共有67户贫困户参与,参与率达到65.69%。2014年所培植的2.8万株灵芝全部收成,正在完善产品储存、包装、销售渠道建设。
      随后,陈元胜慰问了困难户张金城,关切地询问他的家庭经济收入和生活情况。58岁的张金城去年刚做了胃溃疡手术,妻子骨坏死十几年,小儿子又因车祸受伤在家,全家人的生活仅靠大儿子所挣的两、三千元来维持。看到张金城一家因病致贫,陈元胜一再交代委驻村工作组与医院联系,帮助张金城的妻子接受治疗,并为张金城一家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鼓励张金城乐观面对生活,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在下潭村村委会,了解该村扶贫“双到”工作情况后,陈元胜指出,2015年是扶贫开发“规划到户 责任到人”的关键一年,也是省委、省政府考核扶贫工作成效的重要一年。他要求扶贫工作组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群众的真正需求,协调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尤其要调查摸底患有大病、重病的贫困户,利用卫生计生系统的行业优势,尽量帮助他们联系就医,减轻他们的医疗负担,切实解决村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建立长效机制 力争持续脱贫

      29日,骆文智一行驱车300多公里,前往潭下镇光华村慰问。
      一条5公里长的新修水泥路,从村边公路蜿蜒伸向山中的村庄。这条由省卫生计生委筹资30多万元、五华县和省财政都有相应投入的新建水泥路,结束了村民世世代代进出村庄必须走泥巴路的历史。当慰问组现场察看去年12月底刚通车的尚华桥时,村民喜笑颜开地告诉骆文智:“桥通了,我们高兴啊!以前都是走竹桥,我家在对面都没在那住,不方便,现在好了。
      在光华村委会,看到村委会一楼空间狭小的村卫生站,慰问组忧心忡忡,与村干部和委驻村工作组一起想办法,商量如何利用卫生计生系统的行业优势加强村卫生站的建设。
      座谈会上,骆文智向村委会负责人详细询问扶贫进程,仔细翻看2014年扶贫工作总结和2015年计划,听取汇报,与委驻村工作组、镇村干部认真交换意见。骆文智说:“这次来确实看到很多项目已经落实,整个扶贫思路越来越清晰,总体工作比较扎实,老百姓也得到了实惠。”他指出,接下来要对照考核检查的标准和原来制定的扶贫规划,全面梳理,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的精神,把各项扶贫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骆文智还强调,村集体经济增收和农民脱贫致富是扶贫工作的两个最核心的内容,要拿出长期方案,建立机制,解决村的集体收入和贫困户的持续脱贫问题,巩固扶贫工作成果,避免扶贫几年后的返贫现象。先集中资金把文化广场、村委改建等必做项目完成,再考虑路灯等新增项目的资金安排。同时,要加大环境卫生的整治力度,引导村民积极配合,解决垃圾集中堆放和处理问题,改善村容村貌。抓住4月前的施工黄金季节,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光华桥项目,尽早投入使用,解决村民走路难的问题。
      慰问活动中,省红十字会为下潭村和光华村带来价值共12万元的帮扶物资慰问品,省结核病控制中心也为两村带来价值2万多元的日常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