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迎美丽蝶变

25.12.2017  11:37
原标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迎美丽蝶变

  西湖公园、广场音乐喷泉、中山路等改造立竿见影;最棘手的菜市场、老城厕所和街巷改造等一批民生项目春节前全部竣工……走在潮州城,路更宽了,街更美了,天更蓝了。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迎来美丽蝶变。

  这只是潮州城市环境蝶变的一个缩影。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半年多的密集发力,潮州的政务环境、营商环境也有了大提升,民生环境向好、政务环境向好、发展信心向好。在潮州,“要发展、会发展、能发展”成为共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潮州奏响了向美好生活进发的主旋律。

   民生环境向好:

  半年之内民生“促优”百姓点赞

  “以前尘土多,很崎岖。现在道路变得平坦宽阔,我们也舒心多了。”市民刘小姐这么评价自家门口的道路环境。

  眼下,潮州市区10条道路“黑底化”部分已经完工,剩下的正在加紧施工,赶在春节前投入使用。新春路、福安路、环城西路、环城南路、南堤路等原本破旧的主干道纷纷换上新颜。

  不仅是道路改造提升,在人口密集的住宅区附近,10座市场同期改造升级,原先老旧破损、污水横流的摊位,被干净整洁、整齐有序的摊位所取代,水产区、肉类区、蔬菜区等多个功能区分布整齐,环境宽敞明亮。“一点儿也不比珠三角的菜市场差。”曾在广深等地工作过的李先生回到潮州后,欣喜于家乡的变化。

  这场堪称近年来城市环境大变局的蝶变肇始于今年6月打响的行动。在“六城同创”“治六乱”热潮中,逾百民生项目倒逼同步推进,随着这些项目陆续完工或投入使用,老百姓对民生环境向好的点赞越来越多。

  数据显示,全市共投入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资金近4亿元,清理各类垃圾约85万吨;至国庆、中秋“双节”前,潮州全市33个重点项目同时动工或竣工,总投资超100亿元,其中竣工的14个项目中,不少都是着力提升城市软实力、硬环境的民生工程。

  民生促优、人人普惠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即将开放的图书馆、档案馆原来有机关单位要进驻办公,“现在都不进驻了,彻底将9000多平方米的公共文化空间还给市民。”记者从潮州市政府项目建设中心了解到,民生优先之下,包括特教学校新建工程、卫校学生宿舍楼等多个民生项目已先后完工。

  当地干部告诉记者,从这些项目的规划与布局看,它们既惠及民生普惠百姓,更对潮州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带来明显的提升作用,既纾解了民生不充分的难点,又击破了发展不平衡的痛点,实现了真正的民生向好。

   政务环境向好:

  “三个三”工作法激发干部机能

  12月15日,投资逾8亿元的潮州市中心医院易地新建项目正式动工。该项目仅用4个月便实现从零到开工的突破。中心医院易地新建快速推进的背后,是潮州推动善治提速的关键落子,更是潮州政务环境、营商环境提升的体现。

  半年以来,潮州市委、市政府在全市领导干部中推行“三个三”工作法,大力倡导“三个马上办”精神,要求各级各部门领导对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企业提出的需求“马上办,马上就办,马上办好”。此外,还包括“集中审批、集中攻关、集中突破”以及“三定一督办”工作法、“钉钉子”工作法和“一线”工作法。据不完全统计,半年来列入督办议程的重要事项超过600项。

  在政务服务方面,潮州推广保姆式服务、专班审批、限时容缺等方式,简化项目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立说立行立干,确保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审批工作,做到“灵活与规范两不误”“审批与推进双落实”。12月21日,潮州启动重点企业审批申报全流程代办服务,政务服务效率再度提速。

  此外,半年之内,潮州密集出台了土地、资金、人才等一揽子政策,包括优化营商环境32条、人才23条、技术创新18条等,为企业营造宽松环境。规范且明晰的政策条文,激发了潮州干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如今,“三个马上办”等工作法已深入当地干部的心脑,成为工作常态,好的“作风”“政风”正引领着潮州的发展。今年7月,在潮州注册资本10亿元的企业仅用半小时就完成了工商登记,该企业一周内成立了10亿元的投资基金,现在已经投了七八家企业。西湖公园、中山路提升改造项目几乎以一周一会的速度推进,国庆前人民广场喷泉重启,西湖已亮灯。诸如此类的“潮州速度”至今让人津津乐道。

   发展信心向好:

  只要肯干,潮州一定行!

  潮州原本被称为“省尾国角”,如今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高铁机场近在咫尺,区位优势日益明显、生态环境保有优势。在这样的新枢纽时期,潮州迎来更有利的发展机遇。要发展,关键在人,如何提振干群的信心成为潮州当前的首要任务,也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首要任务。

  “短时间内迅速改变潮州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就是为了提升干部群众的信心。”潮州市委书记刘小涛说,“让干部们认为,原来只要我们埋头苦干加加班,那么快就能有变化!他对自己的能力和信心也就上来了!只要肯干,我们的潮州一定行!

  与此同时,潮州着力提升干部能力,分批外派干部到广州、中山等珠三角城市挂职,组织大批干部到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高校及所在城市考察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通过这种做法,解决干部普遍存在的“不会干”“干不了”的问题。

  这样的初衷已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展自信不仅在干部身上逐渐显现,也传递到了群众身上,大家都在“换挡加速度”,上下发力扭成一股劲。

  潮文化发源地的府城以自己的文化自信迎来更多的投资者和年轻受众。在潮州古城家伙巷29号,喃妙茶舍里曲乐幽幽,“90后”的陈少坤坐在茶几旁用凤凰单枞茶招待着客人。这位在广州开办科技公司的创业者,看中了家乡潮州的魅力,回到古城里寻找到这座老宅,将其改造活化。如今的古城里,在“80后”“90后”手中,古老的民居正变成各式各样的民宿、茶馆,呈现出崭新的模样。

  刘小涛表示,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潮州有效实现了“三新”“四提升”。“三新”即出现新气象、开创新局面、取得新进步;“四提升”即经济发展速度提升、干部士气提升、企业信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提升。今年1—10月,潮州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7.5%,全社会用电量增长7.1%。

  ●南方日报记者 廖奕文 苏仕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