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行 让我看到了潮州文化的另一面

05.09.2015  12:07
从潮州老城区的恬淡安闲到村镇民间文化的多姿多彩,让我看到了潮州文化的另一面,我似乎看懂潮汕大地上暗涌着的传统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的原因了。

 

潮州行

李贺

    从潮州老城区的恬淡安闲到村镇民间文化的多姿多彩,让我看到了潮州文化的另一面,我似乎看懂潮汕大地上暗涌着的传统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的原因了。

    当我坐在人力三轮车上穿过青石板路、店铺成行的牌坊街,穿过一个斑驳的墙洞,眼前豁然开朗:一条开阔的大江,临江一条无车的大道……这就是慕名已久的韩江,对岸坐落在绿茵山脚的是韩文公祠,远在唐朝的大文豪韩愈,在这幽静开阔的背山面水处长眠,梦中也会吟出新作吧?韩文公脚下是韩江上近千年历史的广济桥,每天船板交接之间延续古老的仪式。

    走进潮州这座古城,安逸宁静,经常有一种时光倒流的错觉,好像一下回到了30年前,不论是普通街道还是神色安泰的行人,他们不匆忙追求时尚的脚步,不攀比升官发财。

    曾有段时间我经常收到一位来自潮州辜厝巷的作者的信笺,字迹清秀、文笔优雅,这样一个美丽而古意浓厚的名字让我对潮州萌生出很多朦胧的想像。

    据说,辜厝巷这条老巷表面上看平平无奇,实则大有来头。老巷之所以“姓辜”,是因为明代太常寺卿辜朝荐曾经在此居住。此外,明代户部侍郎赠尚书林熙春、清代乾隆年间夔州通判陈学宽等人,也都到这里置宅造园。短短200多米的巷道中,就分布着若干处“国保”级古民居建筑。如今,随着岁月流转,巷中众多古建筑已日渐衰败,但每走进一座深院大宅,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气息,遥想起当年宅院主人的尊崇显赫……

    想起20多年前在中大上古音韵学课的时候,李新魁老师说:南方方言遗存了上古和中古的音韵,粤语接近于唐朝,潮州话接近于汉朝……就因为老师这句话,我们对完全听不懂的潮州话顿时肃然起敬,一想到两晋两汉的祖先也许就操着这种语言,我甚至从中听出了一种美感!

    后来又听到一种说法:潮州人是晋朝时贵族南迁而形成的方言部落,所以他们特别喜爱文化和传统、琴棋书画似乎是潮州人与生俱来的传承和天赋。对这一说法学界未证真伪,也许这一切都来自于潮州人对自己家乡和血脉根基的认同和自豪,因为再没发现哪个地方的中国人像粤东潮汕人这样对故乡和故乡人津津乐道了,他们会细数李嘉诚、饶宗颐,数出一大串潮汕名人的名字来……从政、经商、从文,样样比不过他们,甚至在他们面前不敢奢谈文化的话题,因为怕说错露怯。新加坡和泰国的华人圈盛行潮州话,因为潮人祖先远行到那里发展成了富商……在海外开拓、宗族立群这一点上,福建、潮州、温州这三个地方很有共性。

    带着一脑子对潮州古城的想像,来到潮州,再次印证了潮州的确是崇尚文化、崇尚传统之地。无论是成片保留下来的大夫第、牌坊街,还是历史悠久的广济桥(湘子桥)、开元寺。还有精工细琢、美不胜收的潮瓷、潮绣,流传广远的潮州工夫茶,甚至外人听不懂的潮剧……我觉得:一种文化假如当地人特别津津乐道、特别乐于传播、特别用心研究,它总会保留住一种生命力,比如潮人对以上四宝的研究和传播,实际上是非常见效的。现在潮人又挖掘出大吴泥塑和英歌舞,其实这两者也的确是相当有特色的文化传承。

    大吴泥塑,与天津泥人张和无锡的惠山泥人并称中国三大泥塑。相传南宋末年从无锡传入,清中至民初鼎盛,当时作为吉祥物在民间互赠。如今除了泥人张名气大些,另两家并不广为人知。

    其实大吴泥塑在历史上之所以享有很高的价值地位,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贴塑这门独特技艺唯大吴特有。“贴塑”是大吴泥塑的最大特点,它浓缩了整个大吴泥塑的艺术精华。如塑戏剧人物,先塑制主身姿态,包括四肢,其次根据人物角色,单独塑其衣袍、帽子、头像、手掌,再把它贴上主身,所以作品从整体上看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贴塑工艺要求艺人不但要有非常精湛的技艺,而且还要有恒心,因为贴塑工艺在讲究技巧的同时,还十分耗时。

    整个工艺程序大致包括挖泥、炼泥、捏塑、烧坯、彩绘等五大环节。一件成功的泥塑作品必定要选用优质的泥土。一直以来大吴人都是用大吴村西面的一片田土(当地人称牛牮土)作为原材料的。因为原料唯一,所以大吴泥塑至今还保留在大吴村手艺不外传,年轻人不愿意以此为生,因为并不赚钱,而且顶住大城市的诱惑留在偏远的乡村本身就要下很大的决心。所以吴姓的泥塑传人一直忧心这种技艺传承不下去了,虽然政府现在很重视文化,大吴泥塑近年已被列为第二批国家非遗名录,每月给补贴,而且大吴村也建成文化示范点、游人小站,可是看的人多,买的人少,仍旧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此次采风,我们在潮州当地政府引领下还在庵埠文里村观看了英歌舞,这是一种很特别的习俗舞蹈,如今可以称其为民间广场舞。有关她的源流有多种说法,一说其源于明代中叶,有400多年的历史。原先舞者108人,表现梁山泊好汉乔装打扮攻打大名府搭救卢俊义的故事;又一说,其来源于秧歌舞,由山东鲁南传入;另一说,其源于古代的傩舞,有3000年历史,是原始宗教和民间艺术的融合……我更倾向于后一种看法,认为她是源于傩舞,如此气势,一定是用于驱邪避鬼。

    英歌舞汇集了戏剧、舞蹈、武术等元素,气势刚阳恢弘,如今用于节日喜庆。在潮汕民间看来,英歌舞是一种英雄的象征,有遇难呈祥的力量,所以表演者也多是青壮年,被民众仰慕。再配上潮汕大锣鼓和舞狮团,节日气氛扑面而来。

    据介绍,英歌舞分前后棚,前棚36人,每人手执长约1尺4寸、直径4厘米的彩色木棒,配合锣鼓点、海螺号和吆喝声,两棒相击翻转,边走边舞;后棚72人,扮成各式杂耍艺人,敲打锣鼓伴唱,有的还加上扮涂戏,或加进武术表演。其队列变化有长蛇挺进、双龙出海、四虎并驱、粉蝶采花、孔雀开屏等共18套式;棒法有左敲、右敲、上敲、下敲、胯下敲、背后敲等;脸谱有文面、武面之分;节奏有快板、中板、慢板之别。表演独具魅力,它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构成了磅礴、威武、强壮、豪迈的气势,我第一次看英歌舞表演就被其中内涵的力与美而深深震撼了!在小伙子们且舞且武的扩大队形、前进后退中,围观的人群也不断散开,圈子慢慢扩大,可是精彩的表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没有人舍得离开。

    事实上我们这次采风正是沿着去年年底央视国际频道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的摄制组的脚步行走,当时摄制组兵分两路,分别在龙湖古寨和庵埠文里村进行拍摄,他们通过细腻的镜头展示这个村落的独特风情,记录一个个以“感恩”为主题的感人故事。据说摄制组之所以“相中”龙湖古寨,不仅因为这里历史悠久,至今仍保存着数量众多的古建筑,更因为这里有着“感恩”的文化传统。在龙湖,摄制组走进许氏宗祠、阿婆祠和先生祠等地,从不同角度讲述一个个感恩故事,展示龙湖人从古至今和谐相处,常怀感恩之心的良好风气。

    而在庵埠镇文里村,摄制组则以“行善”为主题,走访当地善堂、宗祠、父母社等,采访干部群众和专家学者,对潮州文化进行深度挖掘。的确,宗祠文化在文里村特别鲜明,而且当地人都很热心参与各种地方文化活动,比如英歌舞表演、大锣鼓、醒狮、潮乐团,采风活动正时值端午节前,文里村龙舟队特意为广东报纸副刊采风团和来自北京媒体的客人表演了一场龙舟赛彩排,绕村的河涌里,久久鼓荡着刚阳蓬勃之气!

    潮州人重传承、重感恩,积德行善,活力四射,让我想起曾经很流行的一首潮语歌《爱拼才会赢》。

    同行有一位潮州本地姑娘,其实从她身上我就看到了很多美德,友好热情、勤奋上进、淡薄物质享受、追求精神理想……她说她家就有一座老厝,深宅小院,儿时的一切都在老房子里面;能找到儿时的老屋——这在30年大拆迁的中国大地上已经是一种深度幸运了!可是她也坦诚地说:住这种老屋,你要有和蚊子、蜈蚣共处的心理准备……是啊,岭南这种湿热的气候里,老房子一定有很多不好解决的问题。如果不是深爱故土、执拗传承,潮州的老房子也很难保存下来。

    本文作者系《南方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