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湖生态智慧区基础建设 投资预计300亿元

11.08.2015  01:48
8月7日,来自仲恺高新区的省、市人大代表走访了潼湖生态智慧区(以下简称智慧区),并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

数字化视频演示展示智慧区美好未来。 《东江时报》记者黄岸媚 摄

■《东江时报》记者黄岸媚 8月7日,来自仲恺高新区的省、市人大代表走访了潼湖生态智慧区(以下简称智慧区),并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据悉,目前,智慧区已完成科融大道和智慧大道的方案设计以及S120潼湖至三和段道路改造工程的监理招标工作,计划迁移安置农户1331户,其中984户已迁入新建侨房安置。

应考虑企业投资回报问题

当天下午,30多名来自省、市、仲恺高新区的人大代表一同到智慧区走访,并在指挥部观看展厅数字化视频演示。对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智慧区,人大代表们给予充分肯定,并高度赞扬:“这里将成为惠州市的副中心,区域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据市住建局副局长、潼湖生态智慧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指挥部副总指挥施为学介绍,未来10至15年内,智慧区的基础建设预计投资将达到300亿元。

对此,市人大代表、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成认为,如此巨额投资下,政府应该考虑企业的投资与回报问题,最好能各个领域划分片区去招商,并且首先保障生态,让智慧区的智慧梦尽快实现。

已预留和规划农村回拨地

潼湖镇镇长钟小君提出,智慧区建设是否考虑到农民们的征地村民留用地问题?对此,施为学说,事实上,智慧区建设中将涉及到6平方公里的老村庄,目前已经预留了,并且做了较好的布局和规划。 “目前,智慧区的建设是否存在市、区共同领导,导致一些机制不顺畅问题,影响了建设进程?”省人大代表、仲恺区住建局工程师孟凡英在座谈会上提出疑问。

仲恺高新区委书记、智慧区常务副总指挥钟一尔回应,如何运作更高效、更加有效率,这一直是指挥部在思考的问题,但目前机制恰恰有效保障了智慧区快速启动快速运作。“未来的10至15年,我们不仅仅要落实土地征收问题、还有落实资金来源,如何招商引资等问题,希望人大代表多参与多监督。”钟一尔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