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湄六国领导人共襄“六水合一”
李克强与湄公河五国领导人并排站立,微微倾斜手中的竹筒,清澈的澜沧江-湄公河水从6支竹筒汩汩流出,汇聚在一起。3月23日在海南三亚举行的澜湄合作机制启动仪式,构成一种再清晰不过的意象:澜沧江-湄公河上下游“同饮一江水”的6个国家,正在致力于结成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合作共同体”。
“澜湄合作因水结缘,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在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说,“我们要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安宁,手挽手、攥成拳,齐心协力谋求合作,集中精力推动发展,让澜湄流域各国人民的福祉能够一年更比一年多,各国发展前景一年更比一年好,保持澜湄地区的祥和与安宁。”
起源于青海唐古拉山的澜沧江,在流经西藏云南、从西双版纳出境后被称为湄公河,先后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干流全长4880公里,流域面积81万平方公里。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出席在缅甸内比都举行的第1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首次提出,在中国-东盟(10+1)框架下探讨建立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今年3月23日,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的成功举行,宣告澜湄合作机制正式启动。
李克强在会议中说:“六国通过澜湄合作能形成6个1相加大于6的效应,既能顶住外部 经济 下行压力,促进自身发展,也可以为促进次区域发展振兴探索新路。”
从内比都到三亚 澜湄合作机制逐步成现实
澜沧江-湄公河流经六国,也几乎贯穿澜湄合作领导人会议的每一个细节。3月22日的欢迎晚宴上,李克强总理与湄公河五国领导人的礼服上绣着澜沧江-湄公河的流域图,每个国家对应的流域位置上还绣上了各国的国花。
3月23日与湄公河五国领导人共见记者时,李克强进一步表示,澜沧江-湄公河是“澜湄合作一条重要的生命线”。
“我们今天共同宣告澜湄合作机制的诞生。我们一致认为,此次会议对于密切澜湄流域国家间关系、充实中国-东盟合作具有历史性意义。”李克强说。
澜湄合作机制不仅确定了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三大支柱,以及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五个优先合作方向,还研究提出了近百个早期收获项目。
“从内比都到三亚,澜湄合作机制从倡议一步一个脚印地变成了现实,风正帆满,蓄势待发。这本身就说明,澜湄六国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增进互信、加强合作、密切交流、推动发展,是得民心、顺民意的,蕴藏着巨大的需求和发展潜力。”李克强说。
据介绍,2015年,中国同湄公河五国贸易总额达1939亿美元,双边人员往来超过1500万人次。中国和湄公河五国互派留学生总数超过6万人,《舌尖上的中国》等多部中国电视节目也深受湄公河国家民众的喜爱。
李克强就此表示:创建澜湄合作机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有利于发挥六国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经济互补性强的优势,激发各国的内在潜力,也将为亚洲发展和民生改善注入新的活力。
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成果文件,就深化各领域合作及水资源管理、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加强人文交流等达成新共识,确定了澜湄机制未来的发展方向。
泰国总理巴育说,相信澜湄合作必将为各成员国带来福祉。代表缅甸总统登盛来华的缅甸副总统赛茂康称赞:“澜湄合作建立在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愿景上,现在成为了现实。相信未来,澜湄合作将成为一个建设性机制,促进次区域的发展。”
中国开闸放水 是澜湄合作的良好开始
通过澜沧江-湄公河的滚滚江水,湄公河5国的民众已经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浓浓善意。
“中国在澜沧江及时开闸放水,缓解下游国家的干旱,这是澜湄合作的一个良好开始。”越南副总理范平明在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上说。
近期以来以来,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遭受百年来最严重的旱情。湄公河流域受灾稻田达16万公顷,损失近2.22亿美元。柬埔寨等湄公河流域的其他国家也遭受干旱袭击。
为照顾下游国家利益,中国于3月15日-4月10日通过景洪水电站对下游实施应急补水。这一举动受到各国的一致好评。越南网友称赞“中国此举充满善意”,柬埔寨外交与国际合作部更专门发布声明,对中国政府开闸放水表示欢迎。
在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上,湄公河5国领导人均对中国向澜湄下游地区开闸放水表示衷心感谢,认为这是中国睦邻友好政策的具体体现。李克强说,这表明了中方希望湄公河区域国家民生改善的诚意。
“好邻居是福,但再好的邻居也难免有磕碰的时候,我们要用好成熟的沟通机制,以诚相待、互谅互让,有事商量着办,就能够不断增加澜湄国家间的政治互信,共同维护澜湄次区域和平稳定的好局面。”他说。
李克强进一步表示,愿与湄公河国家共同设立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和环境合作中心,加强技术合作、人才和信息交流,促进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国和湄公河五国唇齿相依,有着互尊互信、和睦相处、守望相助的良好传统。加强澜湄合作,让澜湄各国好上加好、亲上加亲,是地区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他说。
澜湄合作要以项目说话 给民众带来实际好处
在3月22日的欢迎晚宴上,李克强总理用中国一句俗语表达对澜湄合作机制的期待:“中国北方有一句话叫‘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澜湄流域的纬度上,一年可以耕种两季、三季,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不断播种合作的种子,不懈耕耘希望的田野,一定能够收获丰硕的果实。”
事实上,经过一年多的准备,澜湄合作机制已经收获了一批最初的“果实”。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通过了早期收获的项目清单。李克强表示,要推动项目尽快实施、尽早见效,广泛惠及地区民众。这些成果将为未来澜湄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澜湄合作机制不是‘清谈馆’,不仅要讨论原则性的问题,更要勾画合作蓝图,推进蓝图的实现。”他说。
针对澜湄合作未来发展,李克强提出“共促和平稳定,坚持发展为先,依托项目推进,促进开放包容”的四个导向,并建议共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加强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聚焦可持续发展议题,构筑人文交流桥梁。
他进一步表示,中国已同多个湄公河国家签署或正在商谈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愿加强同各国的发展战略对接。中国愿设立优惠贷款和信贷额度,支持澜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项目,也愿同湄公河国家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合作,未来3年将提供1.8万人年政府奖学金和5000名来华培训名额,并探讨设立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柬埔寨首相洪森表示,柬埔寨支持建设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老挝总理通邢形象比喻称,澜湄合作标志着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造福沿河六国的幸福之河、合作之河。
李克强强调,澜湄合作要以项目说话,给民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
他说:“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澜湄国家将结成更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合作共同体,更好造福次区域国家和人民,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繁荣发展做出更多贡献!”(特约记者 储思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