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建交之父”惠特兰去世 澳全国降半旗致哀

21.10.2014  14:09

澳大利亚前总理爱德华 高夫 惠特兰

  【环球网报道 记者 葛鹏】据法新社10月21日报道,澳大利亚前总理爱德华 高夫 惠特兰21日去世,享年98岁。惠特兰1972年就任总理后数周内即代表澳大利亚正式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全面建立两国关系,这被认为对于仍在外交中被孤立的中国有很大意义,而且他也是首位访问中国的现任总理,因此,惠特兰也称作“中澳建交之父”。

  澳大利亚现任总理阿博特称惠特兰为“时代的巨人”,并要求全国的国旗降半旗致哀,同时国会休会一天。

  阿博特这样评价这位工党领袖:“他代表的不仅是一名政治家,同时也是一种关于政府、关于地区、关于我们在全世界的位置、关于如何提升这一位置的新的思考。

  报道称,尽管惠特兰仅在位三年,但他彻底地改革了国家的旧的经济和文化事务。他曾带领澳大利亚走过剧烈变革时期,却成为该国唯一一名被总督免职的领导人。

  他停止了征兵、引入了大学教育、与中国建交、从越南撤军、废除了联邦犯罪的死刑制度,并将可投票年龄降至18岁。在他的领导下,拒绝非白人移民的政策也被废除。

  另据报道,1975年澳大利亚宪政危机,总督约翰 克尔以总理无法将预算案获参议院通过为由,解散了惠特兰任总理的政府,并任命时任反对党领袖弗雷泽为新一任总理,这是首次有总督使用这一象征性的权力。当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决定不予干涉,理由是澳大利亚已成为独立国家,其总督就是元首,而宪政危机必须由澳大利亚自行解决。约翰 克尔的举动此后一直被争议。反对者认为法律上,按照西敏制的惯例,总督不应解散在众议院拥有多数支持的政府,一个非民选的总督不应有权解散由人民选出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