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延续科幻大片热潮 尊重科学才是好的科幻片
《火星救援》高度还原火星地貌。图为剧照 |
25日首映的《火星救援》上映后一直连续蝉联单日票房冠军,这部在北美总票房达到了8246万美元的科幻电影,在国内首日票房就达到5700万元,比当日位居第二的《我的少女时代》高出近4000万元,可见其实力,也延续了以《星际穿越》为代表,这类好莱坞科幻大片口碑票房双赢的热潮。幽默易懂的《火星救援》被认为是好莱坞科幻片中的“异类”,但不难发现《火星救援》的成功与《地心引力》《星际穿越》一样,那就是以尊重科学作为最大前提。
科幻片不再天马行空
《火星救援》改编自安迪·威尔的同名科幻小说,讲述了在一次人类登陆火星的任务中,宇航员马克·沃特尼(马特·达蒙饰演)经历了一场恶劣的风暴后,与他的机组成员失联,所有人都认为他在这次任务中丧生。然而,马克却幸运地活了下来,他发现自己孤单地置身于异星球。面对贫乏的生命补给,马克必须用他的聪明才智和顽强的精神存活下来,并找寻向地球发出“他还活着”的求救信号。
《火星救援》最大特点是走现实主义路线。影片在约旦的沙漠里取景,拍出来的画面极像火星上的地貌,电影里马克在火星上自救的情节如造氧、种土豆,发求救信号等过程,大多有现在已经被验证的科学理论作支撑,基本符合科学原理。因此不少观众看完片子后,认为《火星救援》属于硬科幻派:“它不像以往的科幻片那么遥不可及,因为说的都是已经存在的技术或者正在进行的太空计划,有一种发生在身边的感觉。”
把悬在想象中的科幻转换成接地气的现实感并非《火星救援》的唯一亮点。与以往很多“末日救地球”的科幻大片带着冷峻、悲观、反思的调子不同,《火星救援》在幽默中透露出一种乐观向上。如影片借助马克每天记日记的习惯,让他对着镜头自言自语,台词非常幽默。这样的风格一改以往科幻片烘托出对宇宙的绝望感和紧张感,反而让观众能更投入电影情节。有观众评价该片时不忘拿出了此前同样在中国掀起热潮的《星际穿越》作比较,“与《星际穿越》不同,《火星救援》的最大特点就是安守本分。没有那么大的野心,没有刻意煽情,没有上升到全人类的高度,也正是这种踏实让本片在娱乐效果上令人满意。有着简单易懂的科学知识,自带吐槽模式的幽默男主角,还有NASA内部的小争吵,让这部片子成了今年最惊喜的收获。”
科学家参与创作
《火星救援》被认为是继《地心引力》《星际穿越》后又一部科技感和知识点“爆棚”的科幻片。虽然对比前两部片子,更多观众喜欢《火星救援》的幽默和易懂。但不难发现这三者之所以能成为经典,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尊重科学,在遵循科学的基础上发展故事逻辑。
在很多人的理念中,拍电影、写剧本都是由文科生来完成,但好莱坞科幻大片的主创团队中,必须包含有科学专家,有了严谨的理科生思维和知识为电影定调,科幻片才不至于不切实际。获得多项奥斯卡大奖的《地心引力》是由NASA的科学家亲自为影片设定情节,宇航员要为演员讲述失重状态下或加速时人的身体状态。而在《星际穿越》中,那些高深的空间物理学知识,都是在科学顾问基普·索恩(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大师,在引力物理和天体物理学领域有着杰出贡献)的指导下完成的。甚至《星际穿越》影片中黑板上的方程式,都是索恩教授亲自书写。
正在热映的《火星救援》,电影改编自安迪·威尔的同名处女作,而安迪就是一个行星动力学和天体物理学的达人,15岁就被美国国家实验室聘为软件工程师。改编为电影的《火星救援》并没有另请编剧,因为安迪已经是很好的编剧。
由此看来,尊重科学是科幻片成功的大前提。“科学知识是科幻片的内驱力,比如说《地心引力》和《星际穿越》都在用一套严密的科学认知,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世界。”影评人周小北认为,科幻电影虽然不肩负推广科学和普及科学的使命,但所提出的观点设定必须在电影体系里能够自我解释。“这就需要符合科学常识,尊重科学规律,否则就容易把科幻变为闹剧,经不起时间的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