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火星神秘面纱,东莞市科技馆举办“你好,火星”讲座
火星是由什么构成的?火星上可以种土豆吗?人类对于火星的探索历程都经历了什么?我们对火星的研究成果有哪些?火星上是否存在其他生命?中国“天问一号”的任务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引起了广大市民特别是中小学生对对火星及深空探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2月27日上午,“你好,火星”主题科普讲座在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举办。“你好,火星”科普讲座由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主办,东莞市科普教育协会承办,采用线上直播和线下互动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近200名市民参加了现场互动,大量市民通过网络直播同步收看。
广东天文学会科普教育中心主任梁浚旻说:“人类对火星的探索,已成为人类文化的永恒印记,它也必然会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世界,了解何为人类正确的发展之路。” 火星是地球上人类可以探索的距离较近的行星之一,火星探测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科学技术活动,它承载了多重使命和意义,不但在对保护地球的气候条件、合理开发火星资源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乃至人类文明的进步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讲座现场,梁浚旻从古代探索火星开始分享,向市民们讲解了从古至今人类坚持不懈地对火星进行探索的历程。他介绍了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国家针对火星的位置、轨道运动、运行轨迹以及火星的地形地貌等问题而对火星进行观测的记录分析。同时,分享了世界各国发射火星探测器对火星进行探测的历史以及通过观测数据分析得出的研究成果。
讲座之后,科技馆还准备了一场太阳能火星车DIY活动。青少年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动手组装火星车,大家分工协作,体验了科普教育中动手操作的乐趣。
“此次科普讲座让孩子们了解了很多关于火星及火星探索的知识,对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热情、探索精神和科学梦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市科技馆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文字:唐卓 通讯员:周京文
摄影:唐卓 周京文
编辑:贾庆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