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夫妻火灾相拥遇难 网友献策火灾逃生12招(图)

12.11.2014  23:34

  10日凌晨4点左右,达州市通川区彭家湾一家属楼4楼发生火灾,一对年轻夫妻在火灾中不幸遇难。据目击者称,火灾发生时,这对夫妇被逼到阳台的防护栏上,丈夫曾试着保护妻子;遇难时,两人仍紧紧相拥。

  凌晨突发大火 年轻夫妻相拥遇难

  今日上午,四川新闻网记者来到事发现场,楼下聚集了许多的围观群众。据附近的多位目击者称,火灾发生在凌晨4点左右,遇难的2人是一对夫妻。

  “起火了!快救命啊!”陈大妈家住在该家属楼对面,凌晨4点的时候正在睡觉,听到呼救声后,拉开窗帘一看,对面的四楼窗户浓烟滚滚,不时有火苗蹿出来。

  “当时,那两个年轻人就躲在阳台的防护栏上。”事发楼下一楼的一位小卖部店主称,当时很多人听到声音后都跑了出来。“很多人拿出手机在报警。还有人大声喊,叫他们快去把找个被子打湿,蒙着从门口跑出去。但他们没有去,就在那里一直喊救命。

  “火好大哟,都蹿到六楼上了。”后来火势越来越大,火苗从窗口蹿出来,男子的衣服一下子就烧起来了,但却一直把年轻女子抱着压在下面。最后,两个人呼救的声音越来越小,直到毫无动静。“后来消防官兵把火扑灭,两个人的遗体被抬出来的时候,还是抱在一起的。   来源:四川新闻网

  在社会生活中,火灾已成为威胁公共安全,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一种多发性灾害。据统计,全世界每天发生火灾1万起左右,死2000多人,伤3000—4000人,每年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达10多亿元。尤其是造成几十人、几百人死亡的特大恶性火灾不断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总结以往造成群死群伤及重大经济损失的特大火灾的教训,其中最根本的一点是要提高人们火场疏散与逃生的能力。一旦火灾降临,在浓烟毒气和烈焰包围下,不少人葬身火海,也有人死里逃生。面对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焰,只要冷静机智运用火场自救与逃生知识,就有极大可能拯救自己、拯救他人。

  1.毛巾、手帕捂鼻护嘴 因火场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氧气少、一氧化碳多的特点,人吸入后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神经中枢中毒,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应采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但毛巾与手帕不要超过六层厚)。注意:不要顺风疏散,应迅速逃到上风处躲避烟火的侵害。由于着火时,烟气太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向上蔓延快、横向蔓延慢的特点,因此在逃生时,不要直立行走,应弯腰或匍匐前进。

  2.遮盖护身 将浸湿的棉大衣、棉被、褥子、毛毯等遮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冲出火场,到达安全地点,但注意,捂鼻护口,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3.封隔 如果走廊或对门、隔壁的火势比较大,无法疏散,可退入一个房间内,将门缝用毛巾、毛毯、棉被、褥子或其它纺织物封死,可不断往上浇水,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从而达到抑制火势蔓延速度、延长救援时间的目的。

  4.卫生间避难 火灾发生时,实在无路可逃,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因为卫生间湿度大,水源丰富,可用水泼在门上、地上,进行降温,水也可从门缝处向门外喷射,达到降温或控制火势蔓延的目的。

  5.楼房着火逃生 当房门、楼梯或过道被浓烟烈火封锁、人被围困在宿舍里无法逃生时,可利用宿舍的阳台、阳台边的落水管逃生。也可采用绳索、消防水带,或将床单撕成条连接,顺着绳索滑下。如果隔壁的阳台较近,翻越隔档逃往隔壁的阳台。即使自己无力逃生,躲避到阳台上的人,也可赢得一些时间来等待消防人员的救援。

  6.跳楼逃生 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威胁严重,被迫跳楼时,低层楼可采用此方法逃生,但首先向地面上抛下一些后棉被、沙发垫子,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

  7.火场上不要乘坐普通电梯。 这个道理很简单:其一、发生火灾后,往往容易断电而造成电梯故障,给救援工作增加难度;其二、电梯口通向大楼各层,火场上烟气涌入电梯通道极易形成烟囱效应,人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

  8.逃生过程中,如果身上的衣物被引燃,应迅速将衣服脱下或撕下,如果有水可迅速用水浇灭,或就地滚翻将火压灭,但注意不要滚动太快。一定不要身穿着火在的衣服跑动。

  1.逃生预演,临危不乱。

  2.熟悉环境,牢记出口。

  3.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4.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5.镇静辨向,迅速撤离。

  6.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7.简易防护,蒙鼻匍匐。

  8.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9.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10.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11.缓晃轻抛,寻求援助。

  12.火已及身,切勿惊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