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火车站广场一月淹两次 官方:珠江潮位高无法排涝

25.06.2014  09:56
  前天傍晚暴雨,越秀区吉祥路、越秀公园、广州火车站等地遭水浸,市民们骑自行车经过积水严重的吉祥路时溅起水花。 实习生 陈浩森 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本月来,广州火车站广场两度逢雨水浸,积水一度深至膝盖,越秀公园一带今年也是屡遭水浸,许多市民不禁问,为何遇雨就浸?除了雨大外还有什么原因?对此官方解释称,是暴雨恰遇珠江潮位高,无法开启下游防洪闸所致,而民间老工程师则认为,排涝系统运行不畅、排水口不够也是无法回避的原因。       

   两次水浸:

   广州火车站广场积水 越秀公园前水浸大堵车

  6月11日上午,越秀、荔湾、天河等地突遇强降雨,广州火车站广场水浸。火车站一名工作人员回忆,那次积水从中午开始,到下午三四点钟才退,“积水齐膝,我们当时都准备了沙包,预备着再严重下去就挡住候车室门口,防止水灌进来”。

  6月23日下午下班高峰时,广州中心城区遇3年来首个红色暴雨预警,市区水浸情况较11日严重得多,广州火车站广场也未能幸免,乘客进出站、检票均需涉水,最深处水浸至膝。

  一个月两次水浸,在广州火车站属常见情况吗?对此,广州火车站多名工作人员表示,平日大雨时,广州火车站的水浸状况并不明显,以往都没发生过特别严重的水浸情况,但这个月发生了两次。

  实际上,火车站广场水浸并不是火车站周边一小片的问题,与其同处驷马涌流域、位于其东南数百米的大北立交、解放北越秀公园路段、兰圃路也同时水浸。

  6月11日,越秀公园门口主干道(解放北路)上的水浸一度到公交车车门处,导致大塞车,附近小路更是水深至膝。该路段北侧的大北立交底层也严重积水,双向交通受堵。6月23日,这两处仍是水浸影响严重的路段,越秀公园正门对面的兰圃路一西餐厅内,还有20多名群众被积水困住,后来被消防战士们一个个背出了深水区。

   官方解释:

   恰遇珠江潮位高 无法开防潮闸排涝

  昨日,越秀区解释本月两次水浸的原因,称主要是两次都遇天文大潮,珠江水位高,没法开防潮闸排洪,导致河涌水位顶托导致。

  按排水区域划分,越秀区排水位于中下游,主要由东濠涌流域、西濠涌流域、沙河涌流域、驷马涌流域以及景泰涌流域组成。出现暴雨时,越秀和上游行政区雨水需靠五大流域的主涌排向珠江进行泄洪。

  越秀区方面称,近期暴雨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而且强降雨期间,珠江水位高于河涌出珠江口涌内水位,导致河涌出珠江口的防潮闸不能开启(避免珠江水倒灌,造成更严重的水浸),使涌内水无法迅速排入珠江,从而抬高了涌内水位。

  “特别是6月11日强降雨时正值天文大潮,珠江潮位超过警戒水位,6月23日降雨前也在涨潮。”越秀区在相关答复中表示,这一特殊原因,导致该区近期大雨水浸程度比过去同等程度大雨所造成的水浸程度严重得多。

  具体到广州火车站一带,就是由于驷马涌出珠江口的防潮闸无法开启,导致驷马涌流域上游的广州火车站广场、解放北路越秀公园门口、兰圃路等多处路段出现严重水浸。

   走访

   排水明涌变暗渠 流花湖滞洪不力

  驷马涌流域的排涝究竟有没有问题?昨日下午,记者走访了本月两次水浸的“重灾区”解放北越秀公园路段。

   兰圃内排涝明涌不见了

  与越秀公园隔一条解放北路的兰圃,目前是一个精致的小型园林公园,曾参与该区域排水设施设计建设的老工程师冯海涛告诉记者,曾经的驷马涌明涌从园中经过,是这一带的一条排涝主干道。

  如今,这条明涌已不见,园中只有一条水泥铺成的景观水道,被两边绿色植物拥簇,处有三五米,窄处一两米,水也很浅。

  兰圃管理处负责人崔先生称,过去的排水通道现在已成暗渠,宽在景观水道下面埋着,有12米宽,近年来政府曾考虑过将暗渠拓宽,但顾虑对公园的影响而放弃,去年来又提出在公园外的大北立交下建一条排水暗渠,但不知是否拍板。“现在的排水不畅问题有很多因素,与下游流花湖那里排水口太小有关,也与这附近人口、建筑增长太多太快有关。

  兰圃、解放北路越秀公园段位处驷马涌上游、景泰涌汇合处,一直都有不小的排涝压力,兰圃一名工作人员也说,近四五年来逢大雨时,公园内都曾遇到过齐膝深的积水,将景观水道、公园栈道弄脏,希望能有办法解决这里的水浸问题。

  冯海涛认为,当年的排水明涌变暗渠,对排涝多少有影响,加上该处下游被用作滞洪区的流花湖入口太窄,滞洪作用不能完全发挥,导致这里数涌合流处成为水浸灾区,“上面的火车站一带与这里是一片,也是这个原因,下游的水下不去,只好积起来”。

   排水口密度不够大

  在一墙之隔的解放北路越秀公园段,记者看到,车道边缘处,每隔二三十米会有两个连着的长方形排水道口,至北边大北立交入口,排水道口加密至十余米一处,到了立交底层涉水线附近,排水道口变回几十米一处。

  冯海涛觉得,这里排水口的密度不够大。“虽然说标准是三十米一个排水口,但像这里的洼地要特别考虑,应该弄一整排的排水口,不然根本不来及排水。”他说,6月11日的暴雨后,他曾看到记者拍到一张图片,积水打着巨大的漩涡流进排水道,就是在越秀公园外,“有这种漩涡,就说明排水口不够,水流得非常急但口又不够用”。

   怎么办

   驷马涌流域将建深层排水隧道

  记者了解到,在广州市未来几年的治水规划中,驷马涌流域将建一条深层排水隧道,以解决排涝和治污问题。越秀区方面昨日表示,为应对水浸,将加强24小时值守,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区、街道、居委三级防涝应急系统人员及时到位。同时,根据已建立起来的区内易涝点台账,安排水情监察员对各易涝点进行不间断查探,一有险情立即上报;利用区三防办视频监控系统,对容易出现水浸的地段进行视频监控。此外,加强强排,调配人员及抢险设备全力排除水浸。

  采写(除署名外):南都记者 李文 谭希莹 熊薇 谢亮辉

  实习生 吴治中 通讯员 詹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