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炎夏伤了你 多方式做好个人防护
驱避蚊虫有妙招
随着夏季来临,蚊蝇密度将逐渐升高。蚊子传播的疾病达80多种。疟疾和登革热是常见的蚊传疾病。如何防治蚊虫叮咬,记者采访了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曾晓芃。
北京市每年5月启动全市蚊虫密度监测,目前主要蚊种为淡色库蚊(俗称花蚊子),占蚊总数的95.58%;其次是白纹伊蚊,占蚊总数的3.50%,其构成比和密度都在逐年增加,2013年白纹伊蚊的构成比是5年前的近5倍;第三是三带喙库蚊,被称为亚洲虎蚊,占蚊总数的0.95%。三带喙库蚊叮人的特点是包大,奇痒难忍,还有一个特点是白天追着人叮。作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媒介蚊种,三带喙库蚊开始“进城”了,目前主要分布于旅游景点,2013年三带喙库蚊的构成比是5年前的近6倍。曾晓芃提示,市民居家及外出旅行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清除孳生地
清除各种废旧杂物,将房前屋后所有可能积水的瓶子、水桶等容器进行彻底清理,将空容器倒置存放;盆景、喷水池、养鱼池等社区室外景观水体要全面清理垃圾漂浮物,并经常换水。
◆生物防治
社区内的喷泉、水池等不能排放的大型水体可采用生物灭蚊方式,饲养如柳条鱼、金鱼、鲤鱼、鲫鱼、中华斗鱼等能够吞食蚊幼虫的鱼种。
◆化学防治
对无法清除的积水或水体,不能密封的水井、下水道、喷水池等室外景观水体,可投放灭蚊幼颗粒剂,杀灭蚊幼虫,一次投药可维持20天左右。
◆家庭防蚊
居民家庭花瓶和水养植物至少每星期彻底换水一次,要彻底清理空调托盘、花盆底碟(托盘儿)积水,每周检查卫生间和厨房的地漏或者更换具有防渗等功能的安全地漏,保持地漏处无积水。房间可安装纱门、纱窗以阻止蚊虫飞入,也可使用蚊帐减少人蚊接触。
◆减少叮咬是关键
方法一:常洗澡,少用香水。常洗澡,保持皮肤清爽,可以减少汗液气味对蚊虫的吸引。蚊子喜食花蜜露,使用香水、化妆品、面霜等带花香味的物品后,被蚊子叮咬的概率会上升。
方法二:一些天然植物对蚊子有驱避作用。比如夜来香、艾叶草、除虫菊、柠檬草油、香茅和香叶醇等。
方法三:户外运动时穿浅色衣服。在蚊子较多的地方活动时,尽量穿浅色的长袖衣服,同时要穿袜子。
方法四:使用蚊香驱蚊。
一是正确使用蚊香。天黑前点燃蚊香,驱蚊效果最佳。如果在封闭的房间,蚊香可以杀死蚊子;在通风处,蚊香能起到驱赶蚊子的作用。电蚊香在使用时要注意药片和加热器的配套使用。
二是气雾剂的正确使用。黄昏时是蚊子活动的高峰期,此时使用气雾剂能起到最大效果。使用杀虫气雾剂时尽量不朝衣物、床单、家具、皮肤、餐具上直接喷洒。杀虫气雾剂会对孩子的免疫系统造成影响,因此不要让婴幼儿接触。
三是驱避剂的正确使用。驱避剂可涂抹于裸露的皮肤处,如手臂、脸颈、小腿等,一般4小时有效。
曾晓芃说,谁更招蚊子和以下方面有关:蚊子喜欢汗腺发达、体温高的人;喜欢劳累和呼吸频率较快的人,即呼出二氧化碳多的人;胖人和穿深色衣服的人易被蚊子叮咬。
烧烤美味别贪吃
本报记者 叶 琦
鲜美多汁的口感、热辣飘香的味道,加上冰爽的啤酒,夜市弥漫着浓烈的孜然香味,夏天到来,烧烤成了诱惑众多食客的宠儿。烧烤虽美味,却暗藏着诸多对人体不健康的因素,烤焦的肉类更是可能含有致癌物质;同时,经过烤制的食物营养成分易流失,食物中的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容易在长时间的烘烤中遭到严重破坏,丧失营养价值。
“有一份研究表明,用明火烤出来的鸡翅、羊肉串以及鱿鱼等食物,可能含有包括苯并芘、四甲苯在内的多种致癌物,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是苯并芘。”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青阳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齐泽君说,苯并芘是一种强致癌物,是在烧烤食品时产生的,经常食用会在体内蓄积,能诱发胃癌、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同时,烧烤类原材料中很多要事前进行腌制,容易产生另一种致癌物——亚硝胺。
烧烤食物脂肪高、热量高,而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现代病”与之有很大关系。齐泽君说,经过烧烤的食物性质偏向燥热,加之孜然、胡椒、辣椒等调味品都属热性食材,会大大刺激胃肠道蠕动及消化液的分泌,有可能损伤消化道黏膜,还会影响体质的平衡。
如今很多烧烤摊位都采用电烤的方式进行,用电烤出来的食物是否就可以放心地吃?“电烧烤产生的烟雾少了,有效减少了苯并芘的摄入,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但这不代表大家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吃,烧烤食品还是少吃为妙。”齐泽君说。
烧烤和膨化食品、油炸食品一样,属于垃圾食品,如果实在忍不住想吃,可以每个月吃上一次到两次,每次也要控制摄入的总量,烤焦的部位尽量不要吃,并在吃完烧烤后多吃些含有丰富维生素C的果蔬和粗粮。
吃烧烤、喝啤酒仿佛是“标配”,但实际上对身体危害很大,轻则引起一些肠胃疾病,重则伤及肝脏。建议吃完喝完一定要喝点茶水或吃维生素C。
此外,不提倡露天烧烤。目前,多地开始整治露天烧烤。城区露天烧烤严重污染周边环境和大气,卫生得不到保障,还挤占公共空间。建议大家去卫生条件可控的正规烧烤店吃。
保持凉爽防中暑
本报记者 王君平
抵御中暑最好的措施就是预防——保持凉爽,中国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李群说。炎热天气里,在饮水、活动及服装方面做些简单的改变,就可以很好地预防中暑,保持健康。
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天气可造成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一旦机体无法适应,引起正常生理功能紊乱,则可能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从而导致中暑。
在高温的环境中,很多因素可以影响体温的自我调节。空气湿度较高时,会阻止汗液的正常蒸发,从而妨碍身体迅速释放热量。其它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肥胖、发热、脱水、心脏病、精神病、血液循环不良、晒伤、处方药及饮酒等。此外,睡眠不足、过度劳累、精神紧张也是中暑的常见诱因。
什么人中暑的风险最大?李群说,老年人、婴幼儿、儿童、精神疾病患者及慢性病患者最易中暑。同时应注意,在高温天气里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的体育运动,即使是健康的年轻人也可能发生高温中暑,甚至死亡。
凉爽通风的环境能够很好地防止高温引发的不适、疾病、甚至死亡。李群说,当气温达到32摄氏度及以上时,应尽量留在室内并保持通风;避免正午出行,或长时间在户外停留。
大量饮水。在高温天气里,不论运动量的大小,都需要增加液体的摄入,不应等到口渴时才喝水。如果需要在高温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至少每小时喝2—4杯凉水(500—1000毫升),水温不宜过高,饮水应少量多次。不要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它们会导致失去更多的体液。同时,还应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饮食尽量清淡。不易消化的食物会给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保证充足的睡眠。睡觉时避免电风扇或空调直吹。
穿着合适的衣服并涂抹防晒霜。在户外,应当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服装。如果一定要进行室外活动,要注意防晒、降温。可以佩戴宽帽檐的遮阳帽,太阳镜,并涂抹防晒霜。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如:藿香正气丸、人丹、十滴水、风油精等。
学会帮助自己适应环境。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生活的人,应当有意让自己接触一些高温环境。适当关闭一段时间的空调,清晨或傍晚到户外活动,锻炼自己的耐热能力。
不要将婴幼儿或儿童单独留在车里。李群强调,车内温度在泊车后10分钟内可上升近7摄氏度。留在车里的任何人都有严重中暑甚至死亡的风险。婴幼儿和儿童若被单独留在停放的车辆中无人看管,导致严重中暑甚至死亡的风险最大。
夏季旅游备忘录(小贴士)
旅游的着装:穿着上要舒服,如不要穿过硬的皮鞋,可选择通气性好的凉鞋或舒适的沙滩鞋。衣服以宽松、休闲装为佳。选择穿浅色衣服,不宜穿深色衣服。外出使用防晒伞或戴遮阳帽。
旅游的饮食:夏天旅游要注意饮食卫生。夏季水分消耗大,所以多食汤类及清淡食品为佳。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尽量少食油炸、油腻食品。
旅游的住宿:应选择通风透光的旅店,睡前最好洗个热水澡、泡泡脚,如果走路过多还应搓搓脚心和按摩一下小腿以加强血液循环。睡觉时不要整夜开着空调,以免受凉。
旅游勿忘午休:夏季夜短日长,睡眠时间较少,不要贪玩到深夜。夏季早晨较凉爽,因此出发时间应该早些,到了中午就休息,以补充体力,到下午三四点以后再进行旅游活动。
(摘自《旅游·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