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画沉淀岁月

11.11.2014  12:23

  ●影梦儿/图 江雪平/文

  梅城江北中山街五号路口,来来往往的车辆行人中, 唐柏豪师傅一天的工作又开始了。

  墙壁上,几幅陈旧的炭画像,纸张已泛黄。墙壁下,一张小板凳,一个放画板的木支架,一把放大镜,大大小小的画笔,还有一小盒碳粉,这就是唐师傅“工作室”里的全部工具。

  炭画的画法在外人看起来虽然很容易操作,但是每个人的面部表情和五官都不尽相同,要把他们的神态特征表现出来是非常考验技术的。唐师傅告诉记者,他从业已经有30余年,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下乡给人现场画像,一开始接触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全靠兴趣,炭画除了要有一定的绘画功底,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天赋,才能把人物的神情全部展现出来。唐师傅已经带出了十几个徒弟,有些在江西、有些在梅州,但是现在还从事这个行业的却不多了。

  画像使用工具有磅纸、木炭、碳精条、碳铅笔等。先在纸上绘制出九宫格,用碳铅笔描绘出大致的轮廓,再加以修饰。每一个阴阳线条的绘制,都特别考验师傅的绘画功底,把画像从上下左右任何角度观察,分布都均匀,那一幅作品差不多就完工了,最后就把画像裱起来。唐师傅说,炭画需要时间让它慢慢渗透在纸张里面。时间越久,炭画色泽就会越牢固,颜色会更自然,不会脱落和变黄,这是现代的照片所无法比拟的。虽然炭画制作时间长,但却有它独特的魅力。

  “手工炭画像是一门古老行业,如今的年轻人很少画这种像了。” 唐师傅说,“生意冷冷清清,一幅16寸的炭画像300元,24寸的500元,28寸(双人)的800元。绘制一幅炭画像需要耗费3个小时。或许街头速写更让年轻人感兴趣吧。”唐师傅说着,脸上浮现出无奈的笑。“虽然经常面对一些已故老人的相片,但我希望人们看到他们的画像时,能够想到他们的背后也有一个灿烂的人生。”在墙上记者看到有伟人毛泽东的画像,有国画大师齐白石的画像,还有朱德,刘少奇等。唐师傅介绍,前来绘画的人除了会保存自己已故亲人的照片外,还有很多收藏爱好者会请他绘画喜爱的伟人、名人的画像。


从业30多年的唐师傅功底扎实,绘出的人物逼真传神,但他却感叹如今的炭画“有价无市”,很少人钟情炭画的魅力。


除了为老人画像外,还有不少收藏爱好者会请唐师傅绘画喜爱的伟人、名人。


炭画虽然不用着彩色,但作画的工具也不少,包括木炭、碳精条、碳铅笔、毛笔、油画笔等等。


唐师傅用橡皮擦擦出头发的光亮部分,使画面更具立体感。


为了使绘制的线条达到理想效果,唐师傅用火烧掉毛笔的尖部。


用毛笔蘸碳精作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