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田家炳实验中学老师梁伟新——让生命教育“落地生根”

14.07.2014  12:01

  ●见习记者  杨敏

  本报记者  郑炜梅

  1996年从嘉应师专毕业的梁伟新,奋战在教学一线至今已有18年。在十几年的从教生涯里,他一直扎根山区,因材施教,开辟新路,更以语文老师的敏感去关注和探索生命教育。

  “对于不太喜欢语文科目的学生们来说,梁伟新老师的课简直就是个例外。”同样在大埔县田家炳实验中学任教的谢富娣老师说。的确,经过多年积累,非常了解山区中学生学习情况的梁伟新,不再为作业上交率只有60%的学生学习热情感到头痛。他以学生兴趣点带阅读面,以其阅读面带整体阅读能力的阅读梯度训练,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味蕾”。在“实”和“细”上下功夫,精心实施“小步教学法”,使学生“爱学”、“乐学”。同级语文组组长黄俊广听过梁伟新的课后表示:“将一个枯燥的词从由来到演变换成故事一样讲给学生听,他的教学创意和丰富拓展总是吸引着学生。”

  2012年年底,年仅34岁的梁伟新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此时已是政教处主任的他在语文教学中自然有了突出的成果,但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两年前学校的两起学生跳楼事件却一直敏感地萦绕在他的心头。他觉得生命教育应该是全面的,而不仅仅是德育的灌输。不久,他带领级组成员申请了《中学学科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课题,此课题在2013年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中小学德育重点课题。“虽然深感责任重大,但研究越深才发觉理论知识的不足。”正因为意识到生命教育在山区普通中学的匮乏和紧迫性,梁伟新才不断地研读专业文献著作,不辞辛苦地向嘉应大学的相关教授请教。他在实践着怎样用文学去影响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用自己开朗健康的笑容、坚定有力的行为去向学生展现一种充满活力的生命状态。

  在梁伟新的生命教育观里,人要有追求成功的勇气,也要有接受失败克服困难的坦然。班上的张文珊同学,今年报考了广东商学院的美术专业,她告诉记者:“在生活困顿时,梁老师帮我申请减免学费,对我耐心劝导,教我不要放弃梦想。在对考试结果不甘心还想再冲刺重本时,他塞给我1500元亲自送我到梅州客运站去坐车,那时我觉得自己再也没有不前进的理由。”梁伟新说,关注生命教育是他教学中的初步探索,是未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