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炸弹防不胜防 有人将炸弹藏入内裤带上飞机
美国媒体近日披露,越来越多的美国情报官员日益达成共识:造成俄罗斯民航客机上个月在埃及西奈半岛坠毁,机上224人全部遇难的原因,是一枚被带上飞机的炸弹爆炸。
尽管俄罗斯官方尚无最终说法,但在总统普京的亲自要求下,俄罗斯已经全部停飞飞往埃及的民航飞机。
种种迹象表明,这次航班事故并非简单的机械故障,而很可能是一起精心策划的恐怖袭击。9·11之后,各国普遍加强了机场安检力度,严防恐怖分子将爆炸物带上飞机,但还是有漏网之鱼。
魔高一尺
内裤炸弹 升级换代
此前,恐怖分子最接近成功的一次用炸弹炸毁民航飞机的尝试发生在2009年圣诞节前夜,一名尼日利亚籍恐怖分子搭乘从阿姆斯特丹前往底特律的民航客机,他成功携带炸弹混过了机场安检,不过,当他企图在半空中引爆藏在内裤里的炸弹时,由于炸弹在内裤中藏匿时间过久而失效,最终只导致这枚内裤炸弹将其烧伤,其他乘客安然无恙。
事实上,即便安检严格的美国机场,也很难对付试图混上飞机的“炸弹客”。
今年6月披露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美国运输安全局(TSA)的机场安检官员未能阻止国土安全部的便衣人员悄悄将违禁武器,甚至是模拟炸弹带上飞机,而且在已经进行的70次测试中,有67次都让国土安全部的人员“得手”,失败率高达95%。
这些暗查中,检查员装扮成旅客,携带假枪或假爆炸装置。一起案例中,国土安全部“红色小组”一名检查员用胶带把假爆炸装置粘在背后,接受安检时触发仪器警报,但是安检员搜身时竟然没有发现假爆炸装置,检查员从而顺利闯关。
去年9月,国土安全部督察长发布报告,认定美国机场行李安检系统在检查中显现一系列“薄弱环节”,既有人为疏失,也有技术缺陷。报告指出,2009年检查后,政府投入5.4亿美元和1100万美元,分别用于行李安检设备和人员培训。但是,运输安全管理局的工作并没有显著改善。
据报道,卧底探员去年发现的新款内裤炸弹中有两款液化炸药,比2009年圣诞节恐怖分子企图炸毁西北航空客所用的内裤炸弹的杀伤力更强。报道称,现有检测仪器及搜索犬都未能侦测出新炸弹,并呼吁相关部门修订机场保安系统。
不含金属 “变脸”有方
过去,机场安检对付炸弹的一个主要检测方式是寻找炸弹中的金属成分,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恐怖分子已经掌握了不含金属的炸弹制造方式。
2012年,CIA的卧底特工又在中东破获一起意图炸毁飞往美国航班的基地组织自杀炸弹图谋。这次炸弹引爆系统比上一次更加精密——没有用到金属。
除了不含金属炸弹,恐怖分子据称还掌握了将智能手机改装成炸弹的技术。2014年,英国希斯罗机场和曼彻斯特机场就开始要求飞往美国的乘客在登机前,必须确保手提行李中的所有电子设备已充好电。英国相关管理部门对电子设备的界定包括手机、平板电脑、音乐播放器和电动剃须刀等等。
据悉,英国机场的这项要求由美国提出。新规则规定,如“设备未开启,您将不能把它带上飞机”。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将在登机口进行检查,以堵住可能躲过安检的“漏网”炸弹。英国航空公司表示,即便在机场商店购买的全新电子设备,也必须在登机前充好电。如电子设备无法开机,乘客有可能因安检而耽误行程或被迫改签。
道高一丈
应对“炸弹客”
各国有“高招”
测试眼动 准确快速
以色列的本古里安机场开始推广一种全新的“敌意检查系统”。
过去,这一系统主要靠人力来维持,现在利用机器就可以自动完成这项检查,极大地提升了安检速度。研究表明,每个人在跟随着一点去追踪屏幕上的简单图案时,其眼球都会呈现某种独特的曲折图案,这套系统比一般的指纹或虹膜识别系统要安全得多。新型身份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人对屏幕上移动物体的眼动反应。
眼动反应设备衍生出的敌意检测装置,可以同时测定受试者皮肤的温度、心率、出汗、血压和呼吸变化等多达14项参数。当这套设备开始工作时,为了设定一个“生物基准线”,所有这些读数几乎都是瞬间采集完毕。在随后30秒的时间内,机器会显示一个使那些涉及恐怖主义的受试者出现反应的刺激主题,而普通人对此主题并无反应。
有嫌疑就“裸检”大脑
乘客如果被敌意检测装置测出有较大嫌疑,就会被转送到“自动生理记录仪”处。
这种基于问答式侦测技术的机场设备本质上是自动扫描记录脉搏、呼吸速率的多种波动描记器。该设备包括一个小隔间,旅客可以坐在里面,戴上耳机来回答问题。问题在显示于屏幕的同时,也会用语音读出。旅客将左手置于特别的支架中,传感器从旅客的眼睛和左手中读取并记录从皮肤电导率到皮肤运动的一系列数据。
检测仪器以机体对这些问题的下意识生理反应为依据,将所有信息收集归拢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大多数受试者的信息会在一分钟后删除。极少数人将被要求继续回答更多的问题,这将持续五到七分钟。随后机器将决定受试者的信息应该清除或应当接受人工审讯。
问答式侦测技术检测的环境更为私密,较之“裸体”扫描和深度触摸身体的安检,这更像是对乘客大脑的“裸体”扫描和对想法的深度触摸。而区别在于它不会侵犯到乘客身体的隐私,且不用担心私人信息外泄。
防范盲点 机场内鬼
如果ISIS是本次沙姆沙伊赫坠机的元凶,那它的确成功实现了基地组织近年来一直想尝试、但总是失败的恐怖袭击方式。自2009年以来,基地组织在也门的分支至少三次差点用炸弹袭击客机,但都失败了。
按照美情报机构的说法,这次ISIS在埃及的分支机构则尝试了更古老的炸弹安放模式——直接用机场内鬼将炸弹提前安置在飞机上,完全绕过了机场的安检措施。因为9·11之后,全球机场的安检程序更新换代,都是针对乘机旅客的安检。机场内部员工的安检成了被忽视的角落。文字:东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