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了,烟火气!广州部分长者饭堂恢复堂食
大洋网讯 昨日是广州长者饭堂可恢复堂食的第一天。记者了解到,每条街道恢复堂食的时间不一。其中,北京街盐运西社区和雅荷塘社区长者饭堂已率先恢复堂食服务。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当天尝试堂食服务的街坊并不多,但大多数街坊表示:“还不知道已经恢复了堂食服务,但期待恢复热闹的长者饭堂。”
广州市民政局表示,长者饭堂恢复堂食服务,应合理安排就餐空间,引导老年人分时段、分散就座用餐,鼓励采取预订送餐、预约就餐、离柜点餐、叫号取餐、错时堂食等形式服务,避免出现人员聚集。
来堂食的长者要做好防疫登记
北京街是典型的广州老城区。对于不少退休街坊而言,长者饭堂不仅能解决一餐之急,更是生活消遣,结识相聚“老友记”的公共场所。为此,北京街在盐运西社区和雅荷塘社区都设置了长者饭堂配餐点。该长者饭堂已在3月15日当天同步恢复堂食。
“此前,因应疫情防控的需要,长者饭堂自疫情出现后一直停止堂食服务。”北京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闫芳芳表示,当得知长者饭堂可以恢复堂食服务后,立刻着手准备。为恢复堂食,盐运西社区和雅荷塘社区长者饭堂每天坚持继续通风消毒;在中心前台放置免洗消毒液、测温枪、长者用餐登记本,每位到中心堂食的长者都要做好防疫登记;工作人员提前将就餐区域按照每人0.5米的标准为间隔,安排并引导长者进行分时段、分散就座用餐。
为做到每天的出品可追可查,工作人员把米饭和每一样菜式都用一个小盒子装起来,贴上标签后放进冰箱,留样48小时,若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及时检验。记者发现,北京街订餐长者约一百人,但现场堂食的街坊不超过十人。闫芳芳分析道,“我们在订餐群发了通知,也有纸质版通知,但是回应的街坊长者不多,部分长者是来到现场,了解到可以堂食才决定堂食的。”
长者在长者饭堂用餐。
长者饭堂的微信群有八十多位长者
家住高第街的杨晓(化名)是其中一名体验堂食的街坊。“这里味道不错,价钱合适,环境也干净。”已经70岁的她向记者说起长者饭堂,很是自豪。说罢,杨晓还展示了长者饭堂的线上微信群,“八十多位长者都是这里的‘粉丝’,长者饭堂的工作人员也在里头,每周公布一周的菜式安排,有荤有素还有汤。”
土豆炖排骨
“过去子女白天上班,中午一个人吃饭往往很尴尬——煮多两个菜吃不完,煮一个菜又太单调。”杨晓分享道,长者饭堂已经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你看这周,主菜有土豆炖排骨、卤鸡腿、甜酸鸭、蒸肉饼、盐焗鸡;配菜里有茄子豆角炒肉末、粉丝蒸蛋、萝卜炒鱼松、云南小瓜炒肉片、菜花炒腊肠。例汤有冬瓜汤、番薯糖水和西洋菜汤。”
如今,杨晓的退休生活悠闲而丰富:早上先去晨练,午饭时,她喜欢和街坊聚在长者饭堂,“大家一起‘讲饮讲食’,边吃边聊,氛围特别好。”在她看来,要让长者饭堂重新热闹起来,“需要把恢复堂食这个信息传递给每个街坊,大家都很希望回这里聊天。”有意思的是,杨晓认为长者饭堂可适当涨价,把菜品做得更精致。她说:“按大家的退休金来算,吃十几元的饭绰绰有余,我们愿意多花点钱,吃得更好一些”。
大厨正在制作长者饭堂的餐品。
曾一天为三四百名长者提供午餐
实际上,期待饭堂重新热闹起来的不仅有杨晓,还有雅荷塘社区长者饭堂主厨梁明姐(化名)。在梁明姐看来,长者饭堂里,街坊们打饭、彼此拼桌、聊起天就停不下来,长者饭堂充满烟火气。她还记得,最热闹时,雅荷塘社区长者饭堂曾一天为三四百名长者供给营养午餐。
梁明姐从2013年就开始为长者们做饭,大家离长者饭堂最远不过十分钟步行路程,长者饭堂如同退休街坊的“第二个家”,“许多老人家不到十一点就到长者饭堂翻报纸、看电视、聊天,等待美味的餐品新鲜出炉。用完餐,有的组队逛街,有的继续聊天‘吹水’。”
对待老朋友,梁明姐做饭很用心,“不断探索煮大锅饭的最佳火候,让饭菜更好吃”。而长者最喜欢她做的土豆炖排骨,在饭堂吃饭时总能变着花样夸赞梁明姐,把做饭菜的梁明姐等人夸得眉开眼笑。每逢过年,大家会特意到饭堂派发利是,传递祝福。“早上,我们还忙着做饭,老人家突然出现,开心地说,先别忙,拜年派利是啦。”梁明姐说,一个人煮上百人份的饭是件苦差事,但这些瞬间令她倍感温暖。
“恢复堂食很重要,长者饭堂需要烟火气。”在她看来,恢复堂食“会有更多长者重新给这里带来人情味、烟火气。”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欣、苏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