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行业上半年过半企业亏损兼并重组是出路

31.08.2015  17:20
7月份以来,国内焦炭主产地山西、河北、山东的焦炭价格纷纷下跌,幅度在10~30元左右。

原标题: 焦化行业上半年过半企业亏损兼并重组是出路

  7月份以来,国内焦炭主产地山西、河北、山东的焦炭价格纷纷下跌,幅度在10~30元左右。

  焦炭价格走低背后,是焦化企业正在经历“生死劫”。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1~5月,全国规模以上焦化企业亏损面达54.92%,而去年行业亏损面为46%,亏损面呈放大态势。

  当亏损唱主调的时候,困扰行业发展的弊病暴露无遗,行业转型升级成为当务之急。“焦化企业及相关单位通过提质增效、绿色发展,为企业突破困境并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已显得十分迫切。”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会长崔丕江日前表示。

   钢厂亏损致焦炭市场低迷

  焦炭是煤化工的重要产品,主要用于高炉炼铁,是钢铁行业仅次于铁矿石的重要原料。我国焦炭产品在钢铁行业的消费比重为85%左右。因此,焦炭市场与钢铁行业息息相关,钢铁需求下降,焦炭也不会好。近几年国内钢厂亏损严重,多数  钢厂加大限产力度,由此造成焦炭需求下降,市场低迷。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5月,国内粗钢产量为3.4017亿吨,同比下降1.6%;生铁产量为2.9712亿吨,同比下降2.4%;焦炭产量为1.8781亿吨,同比下降2.8%。总体来看,焦炭产量受钢铁减产的影响明显。

  “现在钢厂生产1吨钢坯亏损400元,因此会极力压低焦炭价格,还有一些无法继续支撑的钢厂选择减产甚至停产,导致我们的焦炭不大容易卖出去。”河北一家焦化企业员工告诉记者。

  焦化企业之所以受“打压”,原因在于焦化企业相对钢企弱势得多,提价的底气远没有煤炭企业足。在国际上,焦化厂大多作为钢铁企业的原料生产厂。而在国内,前些年钢铁企业生产规模急剧扩张,导致独立焦化企业日益增多。当需求不足时,首先受到打压的必然是独立焦化企业,其亏损也最严重。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焦化企业主要  分为独立焦化企业、煤焦联营和钢厂自建焦化厂。虽然亏损大潮中独立焦化企业首当其冲,但在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三种焦化企业均生存不易。

   产能过剩顽疾难治

  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秘书长石岩峰分析,供需失衡是引发焦炭价格持续下跌、焦化企业亏损面不断放大的深层次原因。

  虽然多数企业已经在努力降低产量,但是整个行业的库存压力依然持续加大。

  据上海钢联数据中心分析师李树桦介绍,去年4月份,焦炭厂内库存一度接近9万吨的高位,此后各厂家逐步进入去库存阶段。但直至今年春节后,整体库存量仍维持在4.39万吨上下。

  除厂内库存外,渠道节点上的库存同样不容小觑。截至7月26日,天津港焦炭总库存量已达184万吨左右。上述焦化企业人士表示,高库存已经影响到他们的继续生产。

  焦化行业产能过剩的顽疾久久难治。确切地说,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始于2004年。这一年,焦炭行业经历了大冷大热,焦炭产能过剩第一次被人们意识到,并被提上政府议事日程。

  此后,我国焦炭行业经历过多次产能过剩,焦炭行业为此也想过各种解决办法,但其举措被认为是停留在行业自救的层面,对于行业粗放式的增长模式并未产生实质性影响,收效并不明显。

   政府推动兼并重组

  在行业自救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业内将希望寄托于政策上。近几年,河北、山西等焦化企业聚集省份相继进行了一系列尝试。

  以国内焦炭产量第二的河北为例,2014年12月下发了 《关于加快焦化行业转型升级的意见》,要求将焦化企业数量减少到70家以内,全省排名前10位的焦化企业焦炭产能占全省的比重要达到50%以上,并形成4个1000万吨级、4个500万吨级的焦化生产集中区。与此同时,

  河北提出到2017年,将消减钢铁产能6000万吨,减钢压焦已成定局。

  “这些措施的出台,将促进河北焦化行业结构重新调整。”分析人士认为,“河北焦化行业将进行一次洗牌,一部分不合规小企业必将关停。优胜劣汰后,一个新的供需平衡会重新建立起来。”作为全国最大的焦炭生产省份,山西的改革尝试开始得更早。2011年末,《山西省焦化行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出台。仅过一年,山西焦化行业关停落后产能888万吨,淘汰317万吨,淘汰企业数量达15家。根据《意见》,到2015年,山西省将淘汰焦炭落后产能4000万吨以上,产能控制在1.2亿吨,总产能不再增加。

  记者了解到,目前山西省焦化行业兼并重组已基本完成,全省焦化企业数量从223户减至73户,户均产能由70吨提高至200万吨以上。完成重组的企业,通过统一采购、销售、配煤、管理,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盈利水平显著改善,减亏扭亏趋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