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中国经济缓中趋稳 稳中向好
央视网消息 (焦点访谈):6.7%,这是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今天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6年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数据,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恐怕就是这个了。去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在经济增速破7的情况下,经济增速全年稳定在了6.7%,其它各项指标也是亮点不少,国家统计局评价为“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2016年经济缓中趋稳,其中第一个“稳”就体现在经济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去年一、二、三季度增速都是6.7%,四季度是6.8%,在经济增速破7之后,全年稳稳地守住了6.7%,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态势,属于中高速增长。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说:“五年来我们经济增长速度大体上都处在一个逐级回落,一年比一年往下下,一个季度一个季度往下下,到2016年你发现,一个新的情况出现了,2016年曲线开始平缓,所以就会很清晰地看到,大家期盼了这几年说我们下行的趋势什么时候能够稳住,我们现在可以讲,2016年这一年中国经济下行的这种状态,开始缓中趋稳。”
2016年,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泛起,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很不理想。同时我国经济也进入到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对以往刺激经济政策副作用的消化期,这样一个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所以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局面下,经济增速稳定在6.7%,实属来之不易。
6.7%的经济增速不仅对我国乃至世界都意义重大。1月1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报告指出,中国2016年经济增速为6.7%,这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速重回全球第一。报告主要作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莫里·奥伯斯菲尔德在发布会上说:“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我们上调了对于中国2017年增长的预测,这也是明年全球经济复苏预计加快的一个关键的支撑因素。”
姚景源说:“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我们去年在2016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3.2%,全世界去年这一年在那么困难的状态之下,还能够保持一定的增长,其中有三分之一是中国经济贡献的,所以现在回过头来看中国经济去年是6.7%,应当说我们不仅自身取得了重要成就,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6年经济的第二个“稳”是就业形势稳。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就业的压力也是非常巨大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实现就业人数1300万,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实现就业人数1000万的目标。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表示:“如果我们的就业是比较稳定的,总体上是平衡的,也就是说对应的那个速度应该说也是比较合适的,尽管增长速度跟前几年比较起来是回落了,但是它这个增长速度是合适的。”
继经济增长和就业之后的第三个“稳”是市场价格稳。最近两年,经济界对物价出现了两种不同的预测,一种是担心通货膨胀,还有一种是担心通货紧缩,不管哪种情况出现,都不是好事。年初提出,2016年的物价确定的目标是要把物价总水平控制在3%以内,令人欣喜的是,过去一年多当中CPI月度同比增幅最高2.3%左右,最低为1.3%左右,一直在中间相对比较稳定的区间之内温和上涨。数据显示,去年物价总水平是2%,也就是说这一年既没有出现通货膨胀,也没有出现通货紧缩,物价基本稳定。
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稳,就是稳住了民生,稳住了大局。去年一年经济运行表现出稳的同时,还表现出向好的态势。我们细看经济结构,可以发现有些数据升了,有些数据降了,有些由负转正了,有些虽然在降,但降幅小了,这些升和降,其实都体现了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稳中向好,首先体现在产业结构方面。数据显示,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占比持续提高,去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6%,比上一年提高1.4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1.8个百分点。
姚景源表示:“第三产业的比重是在逐步回升,三产的比重上升很重要,三产从经济学原理来讲,第一它的特点是特别能吸纳就业,所以为什么现在我们经济下行但就业情况总体良好,就是我们结构在优化,三产比重在提高,再一个就是第三产业服务业,它和大家的生活是密切相关,所以它的发展就是每一个人的民生。”
稳中向好,还体现在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在提升。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2016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6%,比上年提高14.1个百分点。
而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另外两驾,投资和出口的数据也显示出向好的态势。2016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名义增长8.1%,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但是投资的质量更好了,全年进出口总额虽然比上年下降0.9%,但是与上一年负7%相比,降幅收窄6.1个百分点。
刘世锦认为:“进口的增度较为高一些,这个相对反映国内经济是在恢复的,国内的需求是在上升的,因为中国经济现在已经相当大幅度地融入了国际市场,所以我们的进和出,和国内经济体系实际上它是有一种紧密的互补关系,进口这个指标很大程度反映了国内经济的活跃程度,看到进口在增长,有时候增长速度比较快的时候,它从一个侧面就反映了国内的经济这个增长是稳,或者说它的增长速度也是在提升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我们看到制造业投资,民间投资都开始恢复,民间投资的80%左右是分布在制造业,而在这个领域当中,投资者主要是中小企业,由企业为主体做出选择的,它的选择重点还是投资的回报率,当这个销售形势好转,企业的效益好转之后,这些投资的恢复,我认为是情理之中的。”
稳中向好,还体现在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企业效益明显好转。其中两个数据体现明显,那就是工业生产者价格和企业盈利状况。2016年工业生产者价格结束了54个月的负增长,从去年9月份开始由负转正,同比涨幅不断扩大,12月份同比上涨5.5%,环比上涨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也由上一年的负2.3%转为9%以上。
“PPI能够由负转正,这是在去年我觉得近年来中国经济应当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大家知道经济其中很重要的就是预期,人们这个预期怎么看呢?他很重要的看这个PPI,还有一个就是企业利润,各项指标当中利润指标对于企业经营来说是最重要的是一个核心指标,这两个指标,都能够由负转正,涉及到大家对未来整个经济发展预期的判断。”姚景源说。
稳中向好,也体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落实上。去产能:煤炭2.5亿吨,钢铁4500万吨目标提前完成;去库存:商品房库存水平持续下降,1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上年末减少2314万平方米;去杠杆:11月末,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1%,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降成本: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76元,减少0.14元;补短板:全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水利管理业、农林牧渔业投资等短板领域投资加快。
稳中向好,还体现在航天空间站、飞船火箭、量子通信、高速计算、对天观测、大飞机等领域一批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新动能快速成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5%,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高4.5个百分点。新主体不断增加,全国新登记企业比上年增长24.5%,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5万户。
张立群说:“最近这些年由于国内外发展条件的深刻变化,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这个时候市场对企业生产的要求重点是好不好。这个好是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产品和服务的性价比越来越好,包括产品和服务完成生产的过程当中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小,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少,污染的排放越来越少等等,在这些方面它是反映出来的,所以我想好的方面不断地取得进展,在好的方面不断地取得收获。”
去年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年的经济工作就是稳中求进,有了2016年这一系列的经济数据,也就为今年的稳中求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分析这些数据,也可以提醒我们短板在哪里,让我们在攻坚克难时更加有针对性。2017年刚刚起步,让我们拿出信心,采取行动,撸起袖子加油干。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