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街慈母照顾患病儿女几十年不离不弃 女儿心疼妈妈……

11.05.2016  12:41

 

慈母照顾患病儿女几十年不离不弃

女儿心疼:要是自己能走,就不用妈妈背了

厚街66岁老人郭福梯在丈夫去世后,独力撑起一个家庭

东莞时间网讯 (记者  沈十全)在厚街涌口社区,有位66岁的老人,名叫郭福梯,育有两儿两女,最小的一双儿女因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而丈夫又在21年前去世,此后,家庭的重担全落在郭福梯一人身上。几十年来,郭福梯一边努力撑起这个家,一边悉心照顾一对患病的儿女,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演绎了人间伟大母爱的故事。

2015年,郭福梯的小儿子不幸去世。如今,郭福梯的小女儿已经33岁,由于腿脚不便,80多斤体重的她,去哪里都要老母亲背着。

小女儿说,希望能有爱心人士赠送一副四脚扶手助力架,这样,她就能自己行走,减轻妈妈的负担。

郭福梯则表示,“只要我还走得动,抱得动,背得动,我都会一直这样照顾我的女儿。”

曾带小儿女四处求医

郭福梯育有4个儿女,小儿子和小女儿一出生就患有小儿麻痹症,双手无力,双脚无法行走,生活无法自理。

“我们改变不了残酷的命运,只能改变自己,作为母亲,他们有病,我更加有责任把他们照顾好,我没有理由放弃。”  郭福梯说。为了治好一对小儿女的小儿麻痹症,郭福梯曾四处求医。“当时我打听到广州一家医院在治疗小儿麻痹症方面很有名,就带他俩去看,但医生说做一场手术要一万元。这在25年前可是天文数字,由于没有钱,就没做手术。”

1993年那年,郭福梯的小儿子20岁,当时有关部门组织东莞某医院免费为患有小儿麻痹症的人做手术。郭福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生,带儿子去做了手术。女儿当时才12岁,因身体还没发育完全,就没做手术。

但是,手术后,小儿子的病并没有好起来。原先还能扶着拐杖走一段路,但做手术后双脚再也无法行走。更不幸的是,在2015年,儿子最终还是永远离开了她。

“当时儿子睡在床上,我离开了20分钟,他可能想翻身,但由于力气不足,翻不过来,导致呼吸不了。我回家时,他已经断气了。那时候,我坐在床边握着他的手,多想他再陪妈妈一段日子……”  郭福梯哭着回忆。

丈夫去世后,她独力撑起这个家

21年前,郭福梯的丈夫因病离世了,家庭重担顷刻间落在她一个人肩上。郭福梯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儿女。由于没有文化,还要照顾孩子,她很难找到工作,只能去捡纸皮卖给垃圾厂。

“每天早上5点钟起来,骑着单车去厂里收纸皮,到上午10点钟,就要回家看看他俩要不要拉屎拉尿,背他们去厕所,然后煮饭给他们吃。休息一会后,下午继续出去捡纸皮。晚上回来帮他们洗澡洗衣服,有时还要帮他们的手和脚按摩。天气冷时,他们的脚会长冻疮,我就去买药膏帮他们涂上。”  郭福梯说。

郭福梯当时捡纸皮一个月能赚一千元左右,后来由于很少纸皮捡,她又去做环卫工,工作时,她总想着家里的孩子。三年前,她辞去了工作,专心在家照顾孩子。如今,全家仅靠着政府每个月一千多元的补贴维持生活。

厚街社会事务局一陈姓工作人员证实,郭福梯的小女儿每月能在该局领到一定额度的残疾补贴。

女儿想报答母亲但“无能为力”

随着年龄增长,郭福梯照顾女儿越来越吃力。女儿80多斤的身体压在她佝偻的背上,她每走一步路都很困难。

记者与郭福梯聊天过程中,她的小女儿就坐在旁边,记者留意到,她时不时转过身擦去泪水。

“这几十年来,我知道妈妈照顾我们很不容易,我也很想好好报答妈妈,但是,真的无能为力。”  郭福梯的女儿哭着说,她希望有好心人能赠送她一副四脚的扶手助力架,这样,她就可以扶着助力架自己走路,不用去到哪里都要母亲背了。

虽然日子艰难,但让郭福梯欣慰的是,三个儿女都很懂事。郭福梯说,大儿子和大女儿已经成家,但家庭条件都很一般,平常都各自忙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只有周末会来探望她。

“周末,他们回来会买些水果给我吃,顺便也帮我照顾一下小妹妹,让我有时间休息。母亲节时,儿子和女儿还带我和小女儿去喝茶了。”说起这事,郭福梯很开心。

郭福梯还说,小女儿很孝顺,每次她工作回来,小女儿都会叫她多休息一会,不用急着为她做饭。

“只要我还走得动,抱得动,背得动,我都会一直照顾她下去。”郭福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