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社会的温暖与“狡黠”

30.07.2014  18:13
对于三水等中小城市来说,用明晰的规则、契约来吸引人,用熟人社会的温暖来留人,是吸引人才的不二法门。

有件事说来奇怪。我刚来三水时,每次坐摩的都被多收几块钱;现在,几个月以后,却不用我讨价还价,“摩的佬”都会按实价收钱。这使我相信,“摩的佬”有与众不同的能力,能一眼分辨你是久居于此还是初来乍到。

类似的怪事前两天又发生了。我托朋友从别的城市寄来一辆自行车,为了方便邮寄,车被拆解成几个部分,我需要到自行车行把它组装起来。起初找了几家店,都要价50元,接着我来到住处附近的一家自行车行,因为上下班时常路过,与老板有过几面之缘,爽快地砍到30元。边看老板摆弄自行车边攀谈起来,组装完,老板又爽快地说,以后车需要保养、上油、缺颗螺丝,都来他这儿,不收钱。

这我才明白过来,所谓怪事是“熟人社会”在作怪。对此,费孝通先生有过一番精准的描述,

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因为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

熟人社会发轫于农耕文明,广泛见于中国的中小城市和农村,是中国特色的,也是传统的。但不能简单评价好或坏,更不能一棒子打死。它既温暖,又“狡黠”,温暖的是一旦被它接纳,一个外来客也能找到家的感觉,“狡黠”的是,如果它不接纳你,你会发现它多变、无原则、无道德。

今年春节期间,网络社区“知乎”掀起一场关于“逃离还是逃回”北上广的大讨论。其中一个重要的议题是中小城市复杂的人际关系,以都市白领为主的“知乎”用户普遍认为,中小城市存在“关系重于能力”的流弊,努力不比有关系更有用,而大城市相对公平,唯有能力者胜出。

而来自另一面的声音则认为,大城市太残酷,中小城市更有人情味。《南方人物周刊》在一篇相关报道中写到,“遑论乡村,即使在中国的中小城市,也大量保留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组织特征,以亲缘关系为主干织就的熟人网络,给予生活在其中的人以安全感和依赖感。

因此,对于三水等中小城市来说,用明晰的规则、契约来吸引人,用熟人社会的温暖来留人,是吸引人才的不二法门。我听过一个很好的案例,在白坭镇,工业园区和农村结合的区域,外来工租本地人的房子,常常会把家乡的腊肉、腊肠等土特产送给房东,房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照料外来工的日常生活。这是一幅温暖的生活画面,但我想,这一切又必须建立在工作机会平等、畅通的上升渠道,以及明晰公平的社会规则的基础上。

不止于此,在涉及行政服务和公共服务的领域,遵守契约精神,以合理的规则设计消解熟人社会的失范和保守,同时又施以熟人社会的温暖来笼络个体和个人,这在招商引资和塑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方面同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