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百货店:浪子回头的一道窗口

24.07.2015  12:53

  ■黄义涛

  本报昨日报道,梅江区志愿者服务队爱心慈善一店日前开业,该店是一个由高校、政府和社会三方共同培育的新型社会组织,为社区矫正人员提供了一个参加公益劳动的平台。

  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是那些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较轻的罪犯,能适用社区矫正,说明其危害社会、再犯的可能性较小。

  司法实践证明,社区矫正有利于帮助服刑人员更好地改造和回归社会,节省了司法资源,也充分落实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社区矫正可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防止交叉感染,削弱罪犯在监管场所服刑所产生的孤独感,增加罪犯的社会责任感。罪犯在社区中服刑,既是服刑改造,又为社会劳动,受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有利于建立平等融洽的人际关系,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社矫人员终究要走上社会,我们要努力为他们创造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对于社矫人员,社会要强化帮扶教育,避免再次犯罪。社区矫正各工作单位需针对矫正对象的特点和要求,解放思想、强化社会管理创新,围绕提高矫正教育改造效果,不断改进和优化政法资源、整合社会力量,着力构建起社区矫正的社会化格局,发挥社会各界力量齐抓共管作用,推进我市社区矫正制度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

  从这个意义上讲,上述爱心慈善店无疑是浪子回头的一道窗口。其既为社矫人员搭建了一个参加公益劳动的平台,将来还可成为社区矫正人员的就业平台,如此创新之举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