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蚕”吐丝爱满客都 梅城处处有“雷锋”
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在人们的心中。雷锋已逝世半个多世纪,但雷锋精神仍然代代相传。在梅城,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帮助别人,不断丰富着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在学习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本报记者走近他们,感受他们奉献给社会的爱心和温暖。
●本报记者 李艳良 黄焱
谢德廉:
古稀老人义诊十多载
他是个经验丰富的赤脚医生,也是个心系群众的赤诚之人。他叫谢德廉,今年74岁的他已在千佛塔卫生室“驻扎”了十多年,逢周二、周五,他风雨不改为病人义诊。
谢德廉高中毕业后,本可分配到城区工作,但母亲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想法。“回村里来吧,农村正需要你们这些读书人。”于是,他义无反顾地回到周溪村。为了提高医术,他在工作之余到处拜访名师,并学有所成。
他定期在千佛塔卫生室义诊的消息被传开后,群众经常来找他看病。在金苑小区居住的李阿姨三年前手部长了一些小水疱,经常被痕痒弄得连觉也睡不好。“严重的时候四根手指都长,而且越抓越痒。”李阿姨四处寻医,甚至一些土方偏方也尝试过,仍然不见好转。到谢德廉处求医,才知道自己是肺湿肝热,得慢慢调理。“吃了20多帖中药,顺带把胸闷给治好了。”李阿姨开心地说。
谢德廉还因为义诊多次受伤。一次在去“居士林”的路上,他骑着摩托车与人发生了碰撞。他摔倒在地,造成脑震荡、鼻梁骨折、下巴脱臼,嘴巴至今仍有后遗症。还有一天傍晚去社官处义诊,摔伤了腰,在黄塘医院治疗了近半个月。对此,他只笑着说了一句:“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刘丽景:
献血25次谱生命赞歌
一个人无偿献一次血不难,但要坚持8年很难。今年38岁的刘丽景是一名白领,8年来她累计献血次数达25次,挽救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2007年,刚做过剖腹产手术的刘丽景从报纸上看到“血荒”这个陌生词汇,第一次走进了献血办,献了200毫升全血。“我咨询过我当医生的姐姐,她说可以献血,还是做了件善事。” 刘丽景说。最初,她的家人尤其是母亲非常反对,但她仍坚持献血。
2010年,她了解到临床需要大量血小板,便开始无偿捐献血小板。献血小板相较于献全血而言耗时更长,献血过程最快需要一个半小时,且针头插进去后,中途便不能停止,手只能维持同一个姿势,若挪动容易走针。“采血小板的针头比采全血的要粗得多,针眼消退需要一个月,看着有点哆嗦。而且血小板保质期仅有5天,常常是临床需要时紧急召集志愿者,献血者不得不放下手上的工作赶过来。”
多年的献血也曾因2012年的宫外孕手术中断了1年。刘丽景回忆道,当时大出血,抢救了3个小时用了8袋血。“我经常献血就清楚,用了8袋血就是有8个人帮了我,我献一次也能帮一个人,救死扶伤何乐不为。”她说。如今,身体已恢复的她又回到了志愿献血者的队伍。
钟志标:
用志愿行动向雷锋致敬
钟志标出生于1989年,现为梅州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的送电线路工。他刚参加工作4年,参加志愿活动却已有6年。雷锋的那一句“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让他印象深刻,而他用自己的志愿行动向心中的英雄致敬。
他第一次参加志愿活动是在大二那年。“当时我是‘文明公交’活动的志愿者,主要任务是劝乘客给老人、小孩、孕妇让座,不在车厢内外乱扔垃圾等,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我觉得很有意思,就一直参与志愿活动。”他说。
就业后,他通过参加保供电、支援兄弟班组检修消缺、岗位练兵等工作,保电网安全。一个月里有两周要驻扎在山里,但平时一有机会,他都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因为工作缘故,他认识到电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和高压线路对人造成的安全威胁,他和同事曾多次到村镇、学校等地开展义务服务,为村民安装节能灯泡、检查用电线路,为学生和村民宣传安全节能用电知识。
“我知道自己的力量很微弱,但滴水也可穿石,我相信我的行动多少可以帮到一些人,也希望更多的年轻血液加入志愿者队伍的行列。”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