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光环之下,“艺二代”有怎样的挣扎与奋斗

27.08.2015  19:17

油画家罗中立之子罗丹的油画《长亭晚2》。罗丹与以写实油画《父亲》闻名的父亲罗中立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他喜欢用波普式的色彩进行富于张力的表达,作品往往有着艳丽的色彩、生动的表情、夸张的透视、戏剧化的效果,洋溢着年轻一代的朝气。(资料图片)

油画家肖谷之女顾汀汀的插画《东台路大叔2》。顾汀汀以活泼鲜明的丝网印刷版画作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近日她正于德国杜塞尔多夫办展,获得《莱茵邮报》等当地主流媒体关注。(资料图片)

蔡文悠新书《可不可以不艺术》的读者见面会上,蔡国强在女儿额上深情一吻。(摄影:杨明)

本报记者 范昕

身为“艺二代”--知名艺术家 蔡国强 的女儿,蔡文悠的心里是有些忐忑的:头顶父亲的光环,脚下却未必是一片坦途。她在新近出版的《可不可以不艺术》一书中,将成长过程中内心的孤寂、挣扎、焦虑一一道来,做了找寻自我的一次尝试。

蔡文悠的心路历程激起当今不少“艺二代”的共通感受,也引发人们对“艺二代”这一群体的关注。

他们是令旁人羡慕不已的一群人,从小经常出入美术馆,看父辈在工作室铺展画卷、泼墨挥彩,听父辈的艺术家朋友们聊灵感……天生享有父辈给予的种种“福利”;与此同时,他们又是格外身肩压力的一群人,害怕被外界频频拿来与父辈比较或是被误会成凭借父辈的名声而优先入行。他们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面对着别样的挑战:要想突破与超越父辈,必须努力署下属于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