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9日《羊城晚报》A17版: 黎正平:我和墨子号这样结缘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王倩 实习生 沈园 通讯员 郑宇云 欧敏敏
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近日成功升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墨子号”项目是由中科院院士、中科大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领导的,其科研团队里有不少中科大学子。记者辗转获悉,华南师范大学2014届毕业生黎正平也是其中一员。
A、科研不仅是兴趣,“还能养活自己”
在“墨子号”团队中,黎正平参与丽江地面接收站的工作,参与实验卫星的纠缠分发实验任务,负责在实验前做好准备工作,而当实验任务进行时,他则参与跟瞄卫星和接收光子的工作。
黎正平是中科大的硕博连读生,研究方向是量子物理方向。他是潘院士科研团队的一分子,由此他与“墨子号”结缘。“我从小就有一个博士梦。最里层的动力可能就是热爱生活,尝试拥抱自己的梦想。”在黎正平看来,博士是博学、睿智的,所以他选择深造。而大学时参加的一次中科大夏令营中,一位教授对科研的看法打动了他:“那位教授把科研当做兴趣,并开玩笑说科研不仅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且可以顺便养活自己。”正是因为太过热爱,所以把科研放在了第一位。“科研人员在科研中自得其乐、攻坚克难,做出了许多令人称赞的科研成果。”
B、初中学编程,奥数题“一网打尽”
回忆起自己的信息技术和量子力学之路,黎正平想起了童年的趣事,小时候看了一部名叫《蓝猫淘气三千问》的动画片,片中浩瀚的宇宙、史前的恐龙等帧帧画面闪过,让他开始对世界产生了好奇之心。而黎正平真正产生了对实验和科技研究的兴趣则是在初中。在初中的信息学竞赛班,黎正平接触到编程,并学会了用编程解决遇到的数学、物理题,别人花几个小时做不出的奥数题,他编个程序就能够把一个类型的题目“一网打尽”,而他的成就感则在于“用了别人不会用的工具解决问题”。
“这也是一种启蒙,使我觉得编程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信息技术是非常神奇的学科,并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这样,黎正平大学选择了华师的光电子信息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是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量子力学,在后来的自学中,这门阐述微观世界规律的学科的反直觉性让他深深地感叹量子力学的神奇。
C、一进实验室,“不知日与夜”
能参与到如此重要的科研项目中,不禁给人一种“学霸”“大神”的形象,然而黎正平在接受采访时却说:只是在自己关注的领域或者是事情之中比别人多走了一步,更为专注,更努力,以至于显得“神”。
“流水的馆伴铁打的我。”是黎正平大学生活的写照。在大学里,他常常泡图书馆学习和实验室。在图书馆,“高强度地、连续地、长时间”的学习方式使他打下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而在实验室中,研究LED、参加智能车制作比赛等经验则锻炼了他的动手能力……这些都让他能在“墨子号”及其他实验中快速上手。
到丽江工作站前,黎正平在中科大上海研究院,参与“墨子号”研发工作的大部分人员也在此工作,读博的他学习之余有机会帮手做测试。那段时间,黎正平天天待在超净实验室里学习工作。实验室恒温无窗,只有照明,“一进去不知日与夜”。
D、喜欢野外骑行,爱给自己“找乐”
“墨子号”项目工作系统庞大,每一个子系统关系错综复杂,小小的出错都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这无疑非常考验工作人员的严谨性。“如果有非常谨慎、细致的性格,又有很条理化的思维、清晰的思路,做到目无全牛,那么就能更轻松地解决遇到的问题。”黎正平强调,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科研只需要严谨,“科研需要严谨,也需要活力。”
在大学老师的眼里,黎正平是个“有才华,但不死读书”的人。事实上,黎正平兴趣爱好广泛,他坦言自己既有喜欢挑战的野性的一面,也有“宁静的一面”。在学习和工作之余,黎正平和同事也给自己“找乐子”放松,结伴骑行上海。
骑行是早已培养的爱好。在本科大三的暑假,他曾历经4天骑行340公里,在青海湖环湖一圈。他认为,骑行锻炼了他的身体和意志,这也是他喜欢挑战的野性的一面。而“宁静的一面”则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画家父亲的熏陶,他已把艺术看成了生活的重要点缀。
目前,黎正平已从丽江地面站转移到其他地面站继续相关工作。他表示,希望在将来能够做出更多科研成果,“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他这样勉励自己。
小链接
墨子号
8月16日凌晨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这是中国第一颗,也是世界第一颗上天的量子卫星。
报道链接: http://ep.ycwb.com/epaper/ycwb/html/2016-09/09/content_137975.htm#article
作者/通讯员:沈园 郑宇云 欧敏敏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