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电学院“格物大讲坛”开讲 助推“一流”学科建设

28.04.2018  16:11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格物大讲坛”于近日开讲。

4月19日上午,安徽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段国韬应邀到我校做了题为“微纳阵列特性调控及其器件应用”的学术报告。这次报告会介绍了基于胶体模板的微纳结构阵列构筑原理,利用此方法实现了微纳单层空心球阵列,发现其具有与入射角无关的光透射截止带。进一步介绍高活性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的制备方法,以及微纳融合气体传感器新结构及其实用化的进展。

当日下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教授高原宁应邀到物电学院作了题为《新元素周期表 -- 奇特的强子家族》的学术讲座。该讲座简单回顾了人类对组成物质的基本结构的认识历史,然后介绍了目前人们对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的认识-夸克模型,重点讲述了高原宁老师及其合作者在双粲重子、四夸克态和五夸克态等强子方面的研究发现。

4月2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海外引进杰出人才”、中科院近物所研究员马新文应邀到作题为《320kV高电荷态离子综合实验平台及相关实验介绍》的学术报告。马新文研究员首先介绍了近物所高电荷态离子综合实验研究平台的建设要求,然后介绍了该平台与原子分子物理、表面物理、材料科学和生物物理实验等研究方向的合作,为这些方向提供大科学装置支撑的情况。

4月25日,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宋海智围绕“半导体光电量子材料与器件研究”主题向我院师生作专场学术报告会。宋海智研究员详细解释了如何利用量子点和量子阱做光电材料的原理与过程,并列举了近红外量子点单光子源、量子阱绿光激光器以及量子点光放大器等例子加以说明。他还介绍了在GaAs衬底上生长规整InAs量子点的有效方法,并强调其在制作半导体量子点单光子源中的独特优势。最后他科普了半导体雪崩光电探测器,并提出对于半导体光电探测材料器件与光量子信息系统研究这一新涉足领域上的展望和未来的计划。

4月27日上午,物理系列学术讲座迎来了第五场关于碳化硅IGBT发展现状与挑战的讲座。此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入选者、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黑龙江省杰出基金获得者、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博士王颖教授。王颖教授详细介绍了碳化硅IGBT材料的性能特点、发展历程、技术提高过程及目前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同时指出该材料在目前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格物大讲坛”依托“物理前沿讲座”、“高青人才学术论坛”和“学者实验室沙龙”,开展系列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活动。“物理前沿讲座”聚焦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鼓励教工开展探索性、前沿性、原始性的国际前沿学术研究,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高青人才学术论坛”打造了青年学者的交流平台,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引导协同创新。“学者实验室沙龙”以实验室为载体,拓展人才培养领域,实现导师与学生的无缝对接,完善人才培育机制。

接下来物电学院将着力于内涵建设、整体建设、制度建设、长远发展、特色发展和优势发展,通过强化基础前沿研究、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布局、改革科研体制机制、构筑高端创新平台、推进成果转移转化、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全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

作者/通讯员:周新兰 | 来源: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