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德国“锈带”转型,仍在路上

16.02.2015  00:54

  新华网柏林2月15日电 特稿:德国“锈带”转型,仍在路上

  记者商婧

  提到德国的“鲁尔”,你会想到烟囱林立、灰尘满天的重工业摇篮还是莱茵河畔风光秀美的“欧洲文化首都”?

  “鲁尔”在德语中拼作Ruhr,与“平静”(Ruhe)一字之差,似乎暗示着这个曾为战后德国经济奇迹作出巨大贡献的老工业基地百年来的兴衰沉浮。

   从“锈带”到“欧洲文化首都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北威州),得名于贯穿其中的莱茵河支流“鲁尔河”。从19世纪中叶开始,依靠区位优势和采矿、钢铁、化学等重工业崛起,鲁尔区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传统工业区。二战后,其工业产值一度占全德近40%。

  无限风光背后同样隐藏着危机——单一、老化、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注定鲁尔区要遭受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冲击。上世纪60年代起,百年不衰的鲁尔工业区陷入“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

  主导产业衰落,经济严重受挫,莱茵河严重污染,工业重地不见蓝天……曾经的“经济巨人”沦为“锈带”。鲁尔,怎么办?

  时光流转。2010年,“欧洲文化首都”落户鲁尔区。昔日钢厂改造为“世纪剧院”,曾号称欧洲最大的天然气储备厂变为综合性展览馆,莱茵河畔造型奇特的建筑里,上千家服装设计和广告策划公司成为欧洲时尚新贵。

  200座博物馆、120家剧院、100个音乐厅、250个文化节、数十所高校和研究所……曾经的传统工业基地以文化之名向“思想沃土”转变,宛如由浊变清的莱茵河,为鲁尔注入全新活力与生机。

   传统与“新经济”工业重新配比

  较之美国底特律、英国曼彻斯特等同为传统工业基地的“老伙伴”,鲁尔区无疑是以变革求生存的急先锋。

  从1968年北威州出台第一个发展计划《鲁尔发展纲要》至今,鲁尔区转型经历了再工业化、新兴工业化、区域改造一体化和产业结构多元化四个阶段,其转型之路留下许多宝贵经验,走过的弯路和经历的阵痛也值得后人警惕。

  自上世纪70年代起,德国联邦、州和市三级政府通力合作,对鲁尔区土地利用、城镇布局、工业结构、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下大力气调整鲁尔区经济及社会结构并提供资金支持,同时成立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作为区内最高规划机构,统一指挥、形成合力。

  在鲁尔区转型初期,即以调整煤钢产业结构为核心的“再工业化”阶段,政府对传统企业补贴招致不少媒体批评。一些专家提出,对所谓“夕阳产业”扶持延误了经济转型主动时机。鲁尔区基于旧有工业的改造思路,在布局新兴工业和降低失业率方面并未获得实质性成功。

  变则通,通则达。1979年,随着《鲁尔行动计划》出台,鲁尔区转型进入以培育新兴经济为核心的第二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由“防御”转为“进攻”。政府改变资助方向,扶持当地新兴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新经济”工业在鲁尔区蓬勃成长,其发展速度领先于德国其他地区。

   新兴产业链仍需加宽加厚

  鲁尔区的转型不只是工业结构的调整,同样伴随着教育、文化等其他产业的兴起。德国人意识到,要提升鲁尔区的整体竞争力,必须依靠设立高等院校、研发机构来提高科技创新与研发能力,进而系统化推动经济发展。

  转型之前,鲁尔区虽贵为德国经济心脏,却没有一所像样的大学。如今,这一拥有约530万人口的地区已建成近20所大学,以及多家如马普、弗朗霍夫这样的世界知名研究机构。

  然而,同世界其他传统工业基地一样,鲁尔区新兴产业的发展也伴随着坎坷与荆棘。

  首先,鲁尔区寄望通过发展工业旅游等方式把传统工业废弃的厂矿“变废为宝”,工业文化路线也的确逐渐成为鲁尔区旅游的特色名片,但其规模和经济效益还远没有达到预期。如何让工业遗产以其他形式为经济发展继续作贡献,是鲁尔区眼下面临的一大课题。

  其次,经济结构转型不可避免地带来劳动力转型。自2005年以来,北威州失业率一直高出全德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当地政府正力图加强人员职业培训,以帮助传统工业从业者向加工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转移。

  另外,有分析人士指出,虽然近年来不断崛起的“隐形冠军”中小型企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难题,但以新兴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链尚没有完全形成,其集中化程度弱、广度和厚度不够,与快速发展的第三产业不匹配,是导致就业再造能力弱的主要原因。解决失业问题仍是鲁尔区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诚然,鲁尔区转型过程中遇到过和即将迎接的挑战远不止于此。伴随着德国经济重心南移和以巴符州、巴伐利亚州等着力发展新技术导向型现代工业的地区崛起,鲁尔区距离重现昔日风光仍有漫长征途。

  鲁尔区人,仍在前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