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晚独家:数说十年春运 揭开六大趋势

01.02.2016  10:03
  十年春运多给力? - News.Ycwb.Com
  制图/采采 - News.Ycwb.Com
来源: img.ycwb.com

越来越“淡定”的春运,越来越高效的出行……   

一场已持续约30年、被称为“人类历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春运,正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进行着。今年春运将持续40天,预计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1亿人次,相当于让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的总人口搬一次家。

春运”从上世纪80年代中出现以来,它就深刻反映了中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变迁。2006年以来的最近十年,与过去相比人们明显感觉到路更顺了、票更好买了,服务更人性化了。这10年,春运还出现什么趋势性的变化?未来10年、20年或更长时期,春运又将会怎样?羊城晚报多路记者采访权威部门、翻阅历年公开报道、采访亲历者、求教知名专家,力图对此作一梳理。接受采访的专家也就此指出,未来春运趋势性的变化将产生方方面面重大影响,目前相关研究还亟待深化,应引起社会各方重视。

策划/统筹 羊城晚报记者 马汉青  文/羊城晚报记者 莫谨榕 刘勇 马化展 唐珩

  十年春运多给力?   制图/采采

  制图/采采

1、近10年春运客流增幅下降近半

[数说春运]

尽管春运承载着数十亿人次的流动,但最近十年,春运显然越来越“淡定”了。1994年,春运突破10亿人次,到2006年已经实现翻番,其间全国春运旅客总量以平均每年6%的增幅增长。但是,在2006年至2015年的十年时间,旅客发送量年均增幅下降至3%,增幅缩水近半,尤其是2012年突破30亿人次后,春运流动人口数量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了下跌。

与全国相比,广东春运客流更呈现出更加平稳的趋势。最近十年,广东春运旅客总量年均增幅约为1.57%,大幅低于全国增速。

[亲历者说]

广州站客运车间党总支书记梁卓棠:我1984年进入铁路系统工作,至今已参加了14个春运。从工作开始一直到2011年,广州站春运旅客发送人数逐年增加,但在广州南站开通、高铁在春运中开始分担角色之后,广州站工作人员逐渐开始稳定下来。在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广州站能从容应对春运客流大潮。

[专家看趋势]

长期看未来或不再有大规模“春运潮

截至2015年末,我国劳动力年龄人口比上年末减少487万人,这是中国劳动力人口连续第4年绝对量下降。劳动力人口下降直接导致外出务工人员减少,区域发展日趋均衡也会影响人口流动,未来春运客流规模或逐步缩小。华南师范大学博导谌新民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长期看未来大规模人口迁徙的春运潮或不会再现。“广东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一部分外来人口落户广东、留在广东,也会降低春运人口流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也认为,随着交通出行越来越便利,外出务工者可以在黄金周、小长假抽空回家探亲,在春节集中回家的意愿也会有所降低。

2、黄金周单日出行密度已超春运

[数说春运]

在回家探亲需求的刺激下,春运期间客流量集中爆发,但有趣的是,近年来,单日运输量最大峰值已不再出现在春运期间。2015年春运期间,全国铁路单日最高客流量达946.8万人次,创历年春运单日客流新纪录,但同年“十一”黄金周,全国铁路单日最高客流近1300万人次,就出行密度而言,“黄金周运”压力远超“春运”。

广东的铁路客运也呈现相似的趋势。广铁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广铁集团每年“十一”黄金周单日最高客运量均超过春运。

[亲历者说]

旅客刘先生:我老家在湖南长沙,妻子在老家上班,儿子也是在长沙上学。自从武广高铁开通后,我回家的时间已经不仅仅是固定在春节了,黄金周甚至平时的周末,有空的时候就会坐高铁回家。所以,平时只要想回家,坐高铁两个半小时就可以回去了。

[专家看趋势]

休闲需求不亚于探亲需求

春节回家过年,国庆外出旅游,成为越来越多人节假日的常态选择。黄金周客流刷新纪录的背后,是经济发展推动消费升级。“黄金周单日高峰客流量远超春运,整体增幅也强于春运,从中可以看出,国人外出旅行需求增长迅猛,并不亚于春运的探亲需求。” 谌新民表示。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
端午节假期出游人次破亿 文旅产品服务丰富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徐壮)文化和旅游部24日公布2023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