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狗追咬女童失责狗主在哪?

25.11.2015  16:55
狼狗追咬女童失责狗主在哪? - News.Ycwb.Com
狼狗追咬女童失责狗主在哪? - News.Ycwb.Com
来源: img.ycwb.com

狼狗追咬女童

(视频截图)

回家路上3岁女孩被凶狠大狼狗咬住不放,“可怕的袭击”引发一串“想不到”……

狼狗追咬女童,失责狗主在哪?

文/羊城晚报记者 甘韵仪

白云区嘉禾望岗罗岗村加石路白头岭东街一小巷内,20日晚大狼狗突然现身,当时一对母女正好经过该路段,不幸被凶狠的狼狗瞄准,年仅3岁的女童最终被咬伤。幸好当时有邻居及时帮忙,才没有造成更大的伤害。据附近街坊说,第二天晚上,这条咬人的狼狗再次出现在附近,住户心慌慌。这件骇人听闻的事情发生后,引发大量网友热议。

事发

家门口遇上咬人大狼狗

可怕的袭击”致街坊心慌慌

20日晚上10时许,刘女士从自家的理发店出发,像往常一样带着3岁的女儿雯雯(化名)准备回家,当时雯雯手里还拿着一个风车在玩,完全没有意识到一场“可怕的袭击”对准了她。

正当刘女士走到家门口时,巷子里窜出一条狼狗,这条狼狗体形很大,长约1米,把刘女士和雯雯吓到动也不敢动。刘女士随后把雯雯护在身后,并急急忙忙找钥匙,想着只要快点开门进到家里去,狼狗对母女俩就不会造成威胁了。

没想到,就在刘女士开门的时候,大狼狗绕到刘女士身后,朝着雯雯冲了过去,咬住了雯雯左边臀部,受惊吓的雯雯马上哭了起来,紧紧地抱住妈妈的大腿。从附近的监控视频可以看到,狼狗对雯雯穷追不舍,咬住雯雯的裤腿拼命地扯,刘女士只好用力拽住雯雯。

刘女士把女儿搂抱回身边后,“大狼狗跑走了,我以为它要走了,没想到它又转回来,又追着孩子咬。”从监控视频中可以看到,狼狗转回来后又追着雯雯的裤腿撕咬,动作非常凶狠,与母女俩纠缠了几十秒钟,多次咬住雯雯腿部不放。

事发当时,由于大狼狗十分凶狠,附近街坊眼看着着急,都不敢贸然上前帮忙,幸亏隔壁楼的一位大叔及时赶到,手持一把扫把,对大狼狗进行吓唬,这只大狼狗才终于松口,并走开了。雯雯爸爸也闻声赶到,马上将受伤的女儿送院治疗,刘女士也马上报警,事后,她说孩子因此事不敢再走回家的路。

有附近街坊告诉记者,此前并没听过附近有这样大的狼狗出没,但有人在事发后第二天晚上看到这只大狼狗仍在附近,街坊人心惶惶。

24日晚,刘女士告诉记者,孩子仍在医院治疗,但目前情绪已经稳定下来,因孩子年纪还比较小,暂不考虑向心理医生求助。

声音

网友呼吁狗主人出面赔偿

妈妈回应指责:我已怀孕两个月

事件发生后,经社交网站的传播,事件开始在网上发酵,网友对此讨论不断,除了惊呼事件的恐怖外,也有不少谴责的声音。

A 谴责狗主

这条大狼狗为什么会出现在居民区?是从哪里跑出来的?狼狗的主人是谁?为什么没有对狗只严加看管?

据记者对网友声音的统计,不少人在网上对狗主人进行谴责。有住在事发点附近的网友担心:“一天找不到这条大狼狗,大家都不得安宁,现在我晚上都不敢出门了。”有网友说:“养大(狼)狗还让它到处跑,狗主人太不负责任。”也有网友呼吁:“狗主人应该积极出来赔偿。

刘女士希望狗主人主动出来对此事负责。

B 质疑警方

有消息称,事情发生后,有民警到场勘察,并声称:“狗那么大谁敢去抓”。此种“不想负责任”的说法,引起网友一片骂声。

24日,记者在“广州公安”新浪微博看到,广州市公安局新闻办公室向媒体通报,事发后,广州警方高度重视,由警务督察部门对事件开展了全面的调查,通过走访事主、现场查看、调看相关视频等方式核实,确认民警在处置过程中并没有表达过“狗那么大谁敢去抓”的不当说法,刘女士事后也称当时民警并未说过那样的话。

C 指责妈妈

记者在网上看到,有不少网友指责刘女士,原因是当时狼狗拽住雯雯不放时,刘女士并没有倾力把女儿抱起,而是拽着雯雯与狼狗撕扯,还有网友认为刘女士当时并没有打狼狗或直接与狼狗拼命,“对于狼狗咬伤孩子,做妈妈的保护不力也应该负责”。

记者致电刘女士时,她说,因网友指责,心里非常难受,当时她也已经吓到腿发软,不知如何是好,况且她已经怀孕两月,难以把女儿抱起,雯雯遇到这样的事,她十分心疼,希望警察尽快控制住这条大狼狗。

对话

专家:孩子或会形成创伤后应急障碍

羊城晚报:小孩无端被大狼狗咬伤,这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何日辉(华中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华和心理·成瘾医学研究所所长):3岁的孩子已经有明确的意识。小孩被狼狗咬虽然时间短暂,但对于孩子甚至成年人而言,都是异乎寻常的精神刺激,甚至包括躯体的伤害,可以非常确定的是,在孩子的潜意识层面,已经形成对于大狼狗的强烈负性情绪驱动下的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发射在不同的时间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短时间内,小孩情绪会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也会出现回避性行为如不敢回到被狼狗咬的地方等,心理学上称之为急性应激障碍。

羊城晚报:日后是否会有后遗症?

何日辉:后期,如果没有良好的康复,孩子可能会形成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一般在重大灾难性刺激发生后1个月到半年,才会出现,症状有多种,对于儿童而言,最常见的症状如梦魇,就是做噩梦;“闪回”,也就是说,当时被狼狗咬的画面会经常出现在孩子脑海,孩子因而出现“警觉性特别高”或有“回避行为”,比如不愿意回到原来受伤的地方,不愿意跟狗接触等。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就是类似的异乎寻常的精神刺激和躯体伤害造成的潜意识层面的负性情绪驱动下的条件反射。

羊城晚报:家属在康复过程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何日辉:家属是非常关键的,幸好事发当时妈妈在现场,并且及时送孩子去医院,而就医的过程中也陪伴在孩子身边,家人会给孩子很多安慰和支持,给孩子安全感,这有利于弱化潜意识层面负性情绪驱动下的条件反射。

羊城晚报:是否需要对孩子进行心理干预?

何日辉: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而且还要看大家对于心理干预这个概念的理解。实际上,事发后,孩子的父母所做的工作如就医、安慰及支持等都是广义上的心理干预,而且目前对于孩子而言,是最有效最重要的,而不是心理工作人员冒冒失失地去为孩子提供心理干预,即使是专业人士。因为,心理干预首先要建立信任关系,有了信任关系,至少60%的效果就出来了;然后是给个案以希望,至少占效果的15%左右;技术等其他因素只占效果的25%左右。对于这个孩子而言,最信任的是自己的父母,而且父母的工作已经就是心理干预了,但是心理专业人士的干预,至少指导还是有益的。

咬伤女童的“凶手”被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