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生猪亏本超300元 养猪户开始提早淘汰母猪

30.08.2014  12:39

  本报讯 (记者罗诚浩)近期,全国猪肉价格持续走低,记者从市畜牧局和梅县区养猪协会了解到,昨日梅州城区瘦肉型生猪价格为5元/斤,每头生猪亏本超过300元。与全国各地情况相似,养猪户损失较大,但猪肉的市场零售价并未受到大影响。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8日的猪肉价格下降,生猪价格已连跌17周。供大于求,成为这次猪肉连续大跌的原因。“2009年猪肉市场大卖,随着政府对生猪饲养扶持力度的加大,生猪饲养户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社会资本涌入养猪行业,造成供应量增加。这是造成近期供大于求的原因之一。”梅县区养猪协会负责人林少歆介绍,梅州城区每日屠宰数量大约为900头,而在梅县区就有超过200家养殖户,共养有母猪4万头,大家都在为“猪”而烦恼。

  随后记者从城东镇金鑫种猪场了解到,养殖户开始控制母猪数量,提早淘汰母猪,“正常淘汰产能是宰杀已产10胎的母猪,现在是8胎。” 该种猪场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市场调节因素,养殖户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来解决,养殖户们都在等待行情回暖。

  虽然养殖户损失大,但是记者在梅城东厢市场了解到,猪肉零售价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一位档主告诉记者,猪肉价格维持在12-13元/斤,涨跌幅度在10%左右。林少歆介绍,由于规定必须由定点屠宰企业收生猪后宰杀,即便猪肉零售价格起涨,利润也并未落入生猪养殖户袋中,大部分被流通环节截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