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家族撑起来的求学创业路

18.06.2014  17:41
虽被列入福布斯2013年A股家族企业榜,比亚迪并不希望染上家族色彩 摘要:虽然被列入福布斯发布的2013年A股家族企业榜,但比亚迪方面并不希望企业染上浓厚的家族色彩。不过,回顾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求学和创业的道路,比亚迪的成功,除了他个人的技术和商业基因,也离不开家族成员的支持。

        王传福。南都记者  赵炎雄  摄(资料图)

        虽然被列入福布斯发布的2013年A股家族企业榜,但比亚迪方面并不希望企业染上浓厚的家族色彩。不过,回顾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求学和创业的道路,比亚迪的成功,除了他个人的技术和商业基因,也离不开家族成员的支持。

        从造电池,到造汽车,再到造电动汽车,一贯低调的王传福却时时成为媒体焦点,而比亚迪的家族色彩也一直被外界关注。根据福布斯发布的2013年A股家族企业榜,比亚迪2012年营收仅次于新希望集团,达到469亿元。作为上市公司,比亚迪的家族色彩浓厚。王传福和他的表哥吕向阳分别是比亚迪A股上市公司的第一和第三大股东,吕向阳还通过其他公司持有比亚迪超过5%的股份,而王传福的兄嫂则长期管理着比亚迪的后勤部门。

        比亚迪方面并不希望企业染上浓厚的家族色彩。比亚迪方面称,公司的管理非常现代化,对福布斯将其列为家族企业不发表看法,但公司内部从来不强调这个东西。不过,回顾王传福求学和创业的道路,比亚迪的成功,除了他个人的技术和商业基因,也离不开家族成员的支持。

        木匠的儿子

        王传福生于安徽无为县,父亲是名手艺高超的木匠。从小就看父亲做木工,将一块块粗木料画线、拉线、切割、加工、拼装、成型,这套流程和技艺王传福再熟悉不过。多年后,这种木工思路同样出现在王传福创业历程中,面对技术壁垒,他像拆解家具一样,将产品和技术一一拆解,然后又重新组织创造。

        创业时期,王传福在一份国际电池行业动态中发现,日本宣布本土将不再生产镍镉电池,这势必引发镍镉电池生产基地的转移,王传福意识到这将为中国电池企业创造一个绝佳的黄金时机,于是决定马上涉足镍镉电池生产。

        然而,王传福根本买不起镍镉电池生产线,当时日本的一条镍镉电池生产线需要几千万元投资,加上日本禁止出口,即便想买也买不到。这个技术狂人认为什么都可以造,买不到生产线,就自建。王传福利用中国人力资源成本低的优势,自己动手建造一些关键设备,然后把生产线分解成一个个可以人工完成的工序,结果只花了100多万元,就建成了一条日产4000个镍镉电池的生产线。

        兄嫂全力供学

        虽然在比亚迪对外公布的主要股东中,具有家族关系的只有王传福和他的表哥吕向阳,但王传福的财富神话不能仅仅归功于他自己。

        王传福兄弟姐妹众多,有五个姐姐,一个妹妹,一个哥哥。在他十三岁时,父亲因病去世,观摩父亲做木工的生活就这样结束。王传福的五个姐姐先后出嫁,妹妹被寄养,长兄王传方从此退学开始工作赚钱养家。

        王传福初中毕业时,母亲又意外去世,导致他中考缺考两门,不能报考当时最热门的中专,那还是一个中专毕业就能直接工作捧上铁饭碗的时代。不过,这种阴差阳错却引导王传福走上了一条更宽的路。他进入了无为县一所刚建立的普高。

        王传方在18岁就扛起了家庭重担,中断学业工作赚钱,因此对读书有一种近乎信仰的执拗,即便卖房也要王传福发奋读书考大学。在王传福母亲去世时,大嫂张菊秀踏入了这个遭遇不幸的家庭。很幸运,张菊秀也全力支持王传福的求学路。据媒体报道,王传福从高中起住校,每周末回家向嫂子取10元生活费。有一次,家里实在没有钱,嫂子又不舍得他委屈自己,就在村子里挨家挨户借钱,最后才筹到不到5元的散钱。

        1983年,王传福以优异成绩考入位于长沙的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物理化学系,此后大学和研究生的学习研究工作,为他奠定了非常坚实的技术功底。王传福的哥哥同时也将自己的小生意搬到弟弟所在的城市,尽量能在生活上多照顾到他。

        毕业后数年,26岁的王传福被破格委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301室副主任的重任,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处长。1993年,研究院在深圳成立比格电池有限公司,王传福成为公司总经理。此时,他也在酝酿创业了。

        表哥是他的天使投资人

        创业要钱,那时国内还没有天使投资、风投的概念,王传福遍寻投资,最后是他的表哥吕向阳投了250万元。吕向阳的投入是基于血缘还是对王传福创业前景的看好?抑或一次纯粹的赌博?

        吕向阳与王传福有着完全不同的经历。吕很早就失学,16岁时偶然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安徽分行工作,一干就是15年。1993年,吕开始创建融捷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纺织品等传统行业经营。凭借其广泛的人脉和精明的头脑,吕很快积累大量财富。不过对于高科技领域的投资,吕向阳还从未涉足。

        吕向阳一开始并不赞同王传福创业,他认为王传福是国家干部,工作稳定,很有前途,没必要冒险下海。不过王传福心意已决,凭借自己对技术的掌握和能力说服了吕向阳。最终,王传福带着他表哥给的250万元,注册成立了比亚迪科技有限公司,领着20多人在深圳莲塘的旧车间里干了起来。而他的兄嫂,则负责掌管比亚迪的后勤部门。创业期的比亚迪像极了一个家族式作坊。

        成长期的比亚迪在亚洲金融风暴中再次遭遇困境,出口暴跌,吕向阳通过其所有的广州融捷投资管理集团向王投资1660万元,使比亚迪公司注册资金从450万元扩大到3000万元。比亚迪度过困境,其镍氢电池销售量达到1900万块,一举进入世界前7名。

        此后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过,比亚迪一路发展迅猛,在电池业务遭遇天花板时,王传福进入汽车行业并开发新能源汽车获得成功,一度成为内地首富。

        王传福今年48岁,他的个人家庭情况鲜为外界所知,目前也没有关于企业传承的任何说法。而比亚迪方面对此也表示,王传福的个人家庭情况属于隐私,不清楚,也不方便回应。

        1995年

        王传福向表哥吕向阳借款250万元注册成立比亚迪。

        2000年

        王传福投资研发锂电池,很快拥有核心技术,成为摩托罗拉的第一个中国锂电池供应商。

        2003年

        比亚迪收购西安秦川汽车公司77%的股份,成为吉利之后国内第二家民营轿车生产企业。

        2004年

        200辆比亚迪制造的锂离子纯电动汽车在深圳投入出租运营,成为全国第一家电动车示范地区。

        2010年

        比亚迪与德国戴姆勒设立合资企业研发纯电动汽车。

        2014年

        比亚迪自主研发的D  M二代(可在纯电动和混合动力两种模式间进行切换)高性能三厢轿车秦,以及比亚迪与戴姆勒合作研发的首款车型腾势电动车上市。

        采写/整理:

        南都记者  汪小汉

        (采访整理自新华网、《楚天都市报》、《比亚迪之父王传福巴菲特看好的人》(郑祥琥著)、王传福公开讲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