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卫谈《繁花》选角:会在旧时代照片找原型

18.07.2014  21:33

  中新社香港7月18日电 (记者 吴钟春)早前,内地作家金宇澄以沪语创作的长篇小说《繁花》,被指吸引香港导演王家卫有意购买版权。18日,金宇澄和王家卫一起现身香港书展讲座。王家卫表示,如果将《繁花》拍成电影,将会尽量保留作品原来的方言。

  搁笔20年,内地作家金宇澄2012年完成了描写上海市民生活的长篇小说《繁花》,一问世就反响强烈,一举摘得2012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长篇小说第一名。

  “《繁花》是我看了一遍就会盖起来、不会再翻阅的书。”出生于上海、5岁来了香港的王家卫语出惊人。当众人都感到诧异时,他才缓缓解释道:“我是一口气看完这本书的,看完像经历了一生一世。

  王家卫坦言,看《繁花》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因为让他找回小时记忆的线索,也填补了他离开上海后关于家里的空白。

  他认为,小说和拍电影一样,精髓就在于“味道”,《繁花》味道很鲜明。“我认为故事完整性不是小说最重要的一个要素。这部作品已经超于一个故事。金先生(金宇澄)把他一辈子想说的话都写进去了。

  金宇澄之前曾透露,王家卫有意购买《繁花》版权,除了要拍摄电影版之外,还打算以“美剧”的形式筹拍电视剧版。

  讲座上,金宇澄又被问到改编影视作品的问题。他大方承认道,王家卫的确已与他谈过数次,“影视作品用回《繁花》这个名字没问题”,但也直言《繁花》拍成电影比较难。“因为这部作品内容繁琐,对电影的要求较高。王导演(王家卫)说作品里没有任何电影的形象,我就当他是在夸奖吧。”他笑着说。

  当问到如果拍成电影,是否会用上海方言演绎时,王家卫表示,会尽量保留作品原来的语言。“语言是一种表达方式。像老舍的《茶馆》,如果把北京方言改成普通话,那就失去了味道。

  《繁花》电影版的选角也是人们关心的话题。王家卫表示,会和金宇澄商量,因为他心中有数。“我希望金先生能在那个时代的照片里找到人物原型,以这个为起点挑选人选。

  当问到如果拍摄《繁花》是否也会耗时很长,他回应说:“做每一件事不是光靠热情就行,还要考虑客观条件的限制。”他称,当时拍《一代宗师》拍了很久,也是因为要等待一个时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