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利 让孩子享受“37摄氏度的阳光教育”(图)

15.09.2014  05:10

王文利 中学高级教师,1987年参加工作,曾在史家小学担任了12年副校长,主管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10年1月担任东交民巷小学校长,至今仍坚守在教育一线,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和教育科研,曾独立承担“十二五”国家级课题研究。


  东交民巷,老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胡同里有个小学,这里的学生一年四季享受着“37摄氏度的阳光教育”。

  这是东交民巷小学的家长们的真实感受。校长王文利说,37摄氏度是生命体征中最舒适的温度,孩子成长需要营造这样一个“温度适宜”的教育环境。而王文利则是“阳光教育”的发起人,2010年,她提出,阳光教育就是要引导师生求真、向善、尚美。

  开设30余门校本课程

  9月1日开学,东交民巷小学在一年级开设了“戏剧课”,今后,来自中央戏剧学院的老师们将教小学生们如何进行表演。这是东交民巷小学开设的30多门校本课程之一。关注课堂,是东交民巷小学打造“阳光学校”的突破口。

  在一栋二层西洋建筑小楼里,记者看到,教室里琴棋书画样样配备,王文利介绍,这栋楼专门用于学校开设校本课程,学生可以在走廊上切磋围棋、拉琴、练舞,也可以在美术教室、茶艺室、形体课等不同的教室里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

  而离学校不远处的明城青少年活动中心将成为学校的校本课程资源基地,学生在这个活动中心可以上一些学校内没有开设的特色课程。

  把自主性还给孩子

  每天中午,王文利都会去各个教室溜达一圈,在校本课程楼里,随便拉开一个教室门,就能看见学生弹琴的、调音的、吊嗓子的。

  王文利说,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校里设立了很多社团,而社团的组织、招募和学习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

  王文利告诉记者,有一天,她在走廊看见几个女生拿着一种叫“乌克丽丽”的乐器在各班进行宣讲招募学员,原来这几个学生想组建一支女子乐队。

  “现在的教育就是要把自主性还给孩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王文利说,自己有这想法是受到一件事情的刺激。她记得,有一个学生毕业后出国了,回国后有一次跟自己聊天时说,“王老师,在国外的学校里,前三月我整天跟傻子一样坐在教室里,老师布置完任务走了,所有人都在动,就我静静坐在那儿,因为我不知道该干什么。

  “我不知道要干吗?”这句话刺激着王文利,她开始琢磨,如何让孩子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

  学生“”喜欢的课程

  9月一开学,记者看到,学校就把30余门校本课程放在校园网上,学生可以上网“”自己喜欢的课程。这是2013年王文利开始的在三、五、六年级学生中实行校本课程走班选修模式。

  王文利告诉记者,学校实行选课后,学生一开始也不是很适应,但是一次两次后,就知道如何安排、如何选课、如何珍惜选课后的学习,现在一到选课的时候,每个孩子脸上洋溢着期待。

  这样的安排,源于王文利一次出国学习的启发。2011年,王文利去美国一所大学进修,她每天会路过这所大学一个课程中心,“每天都会有很多人排队买自己喜欢的课程。

  事后,王文利想,中国孩子一直习惯被安排做任何事情,如果给他们这么一个空间的话,对培养孩子的自主性是个很好的机会。回国后,王文利就在学校推行了校本课程走班选修制,果然大受家长和学生们的欢迎。

  牵手城乡小学

  2012年,由市教委牵线,东交民巷小学和平谷区马坊镇中心小学结对共建城乡一体化学校。王文利说,虽然两地的差异较大,但是学校没有把此项工作看作是简单的输出资源或是任务的叠加,而是看作东交民巷小学推动自身发展、提升办学品质的一次难得机遇。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王文利跟自己的团队积极探索着“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将东交民巷小学的教育理念根植于平谷马坊地区。

  两年后,王文利发现,马坊镇学校的办学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理念也得到家长们的认同,今年新学期开学,王文利亲自去马坊镇给新生家长做培训,从上午9点到12点,在3个小时的时间里,没有一个家长中途离席。这让她觉得,“教育就像浸润的过程,会带动一些地方共同成长。

  对话

  真正的教育从家庭教育开始

  新京报:今年被称为北京史上最严择校年,对于择校热,你是怎么看的?

  王文利:家长对孩子受好教育的愿望和期待都是可以理解的,择校并不能够真正达到家长们的愿望,其实教育真正的钥匙在家长手中,家长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的结合才有可能为孩子营造出一个最适宜的教育环境。

  新京报:你认为什么样的教育适合孩子?

  王文利:现在的家长都有许多教育观念和自己的教育经验,但是如何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我觉得需要克服盲从心理,要避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观念,孩子的成长其实是一个综合的工程,是一个浸润的过程,是需要鼓励与期待的。


  新京报:你认为现在学校之间的差异大吗?

  王文利:现在北京市在教育优质资源的帮扶和整合上力度很大,学校之间的差异在逐渐缩小,每个校长都有自己的办学思路和特点,都想把学校办好,所以,家长在这些方面还是有误区的,需要我们宣传引导。

  校长观点

  现在的教育到底应该把什么还给孩子?就是把自主性还给孩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虽然每个孩子的表现都不一样,但一定要让孩子们知道他需要什么,他想要什么,能够自主规划,从被动安排变成主动学习,这才是最好的教育结果。—王文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