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是一道不小心撕开 上流社会圈子的伤口

23.07.2015  15:27

这两天,财经作家吴晓波的一篇《跟王林合影的人不该被嘲笑》风传网络,也将“气功大师”王林的话题推向另一个维度。吴晓波认为与王林合影的每个人,无论是官员、巨商还是明星,都没有被嘲笑、污蔑的必要,所有去见王林的人,都是对生命本身有好奇的人,各阶层互撕才是一个缺乏最基本科学常识的下流社会。吴晓波的说法,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吐槽:嘲笑跟王林合影的人难道就下流了?

知名网友潘采夫说,王林这样一个靠吹牛行走的江湖骗子,在大众透视下,被还原滑稽的小丑,和那些一脸虔诚地与他合影的人,一起在舞台上接受嘲笑,这不正是观众的正常反应吗?看衣冠楚楚的大人物出丑,难道不是喜剧的应有之义吗?如果全场观众对着舞台上可怜的弱势群体哈哈大笑,那才是可耻的下流吧。

微信网友王枪枪则认为,吴晓波不要急着把王林定义成一个简单的气功大师或江湖术士,也不要把那些前去王府拜访的公众人物定义成很傻很天真的信徒。王府里的权钱交易、王林身上的利益链条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

这真是一个力透纸背的分析。这也是团结湖参考微信公号曾炜的观点,针对所谓的上流社会,人们对它的嘲讽,几乎总是无情和不遗余力的。很少看到作家为它明目张胆地辩护,原因大概是上流社会作为一个已经占据了财富和权势的阶层,并不太需要这样的辩护。而吴晓波的说法,似乎是把这些围在王林身边的人都幻想成了爱因斯坦:“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

这显然是一个站不住脚的假设。王林之所以是王林,其独特性在于,他是那个密闭的所谓上流圈子不小心撕开的一道伤口。透过这个伤口,人们窥见了一个信仰缺失、品位低劣、潜规则横行的上流圈子。如果说人们透过这个小口,“不公正”地坠入对上流圈子的失望和嘲讽,那不是因为嫉妒、狭隘,而是因为人们看到了一个财富和权势都占主导地位的阶层,在品位和价值观层面却充满了“屌丝气”。反过来说,这种失望恰是源自某种飘渺模糊的希望:希望这个时代能有一个足够自信、负责、有远见卓识的价值担纲阶层。正如QQ网友“天起了凉风”所言,这一点,恐怕是这个时代大大小小的精英们难以想象的精神境界和原则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