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花式造假”根在作风不实
生态园区污水入江、环保企业频上“黑榜”、生态乡镇炸山毁林……在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一些行业、企业、工业园区、地方政府却把生态环保名头变成掩盖环境违法行为的幌子。“环保马甲”的存在,暴露出一些地方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工作中弄虚作假,挂羊头卖狗肉,不作为甚至乱作为,严重损害群众的环境利益和政府公信力,亟待全面清理、依法整治。(7月6日 半月谈)
绿水青山就是金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自上而下,大力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而一些企业与地方政府也热衷于贴上生态的标签,以此争取政策,吸引人气。然而,在贴上环保标签之后,我们却发现了环保“花式造假”,披上了“环保马甲”的污染企业与园区,便堂而皇之地干些不环保的事情。
环保“花式造假”的背后,是利益的驱动。对企业而言,拥有了“环保马甲”,可以一路绿灯,从申请政策扶持,到产品生产流通的各条线,仿佛都拥有了金刚之身。一些企业为了拥有“环保马甲”,热衷于购买设备迎接检查,然而,购买设备容易,运行起来却需要成本,一些污染企业因此将环保设备放置不用,而在背后大搞偷排漏排之事。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是否对企业与园区的环保马甲浑然不觉?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烟囱里冒出来的五颜六色的烟雾让老百姓望而生畏,空气中弥漫着的刺鼻气味令人无法呼吸,面对老百姓的各种投诉与意见,某些地方环保部门却软弱无力,既无法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也无法对这些环保“花式造假”及时予以制止。
究其根源就在于某些领导干部作风不实,一面大讲特讲环保,另一面又对环保“花式造假”充耳不闻。没有坚定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对问题予以回避,对现状不想改变,得过且过,造就了某些污染企业的“环保马甲”越披越多,而给社会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重。
环保“花式造假”不仅影响一地的环境质量,更会造成当地经济产业布局进入恶性循环,最终让子孙后代承受发展之痛。环保不是旗号,容不得不法分子钻空子。领导干部在环境保护面前,更应该发扬严实精神,厚植生态发展理念,养成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才能真正还人民一片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