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写花样文章,不空谈口号” ——访广东省社科院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赵细

02.07.2014  17:19

  作者:记者 冯爱琴

 

  如今,“生态文明”议题在学术界备受关注,而早在十年前,即有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赵细康研究员便是其中之一。

  在广东省社科院工作20多年来,赵细康围绕生态环保问题展开广泛调研,其足迹遍及广东省城乡,约有20项成果获得广东省政府奖。

  在科研工作中,赵细康非常看重独立的学术判断,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做理论研究,要认真反思各项政策能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老百姓的利益。这才是学术研究的生命力所在。”赵细康坦言。

   对策研究要多角度科学论证

  在今天的广州,约有2.5万辆出租车和1.5万辆公交车都在使用LPG(液化石油气),广州市因此成为全球单一城市推广应用LPG车辆最多的城市,这正是赵细康所主持的国家863项目“广州市新能源汽车区域化运行考核与应用技术研究”的成果。

  课题从一堆“阻力”开始。1996年起,广州市推进液化石油气使用,2002年加快推进,但直到2003年课题组成立前,该项目仍面临较大阻力,企业看不清新能源的意义和效益前景,出租车司机也不愿更换新的能源设备,加上相应的技术不过关和后续服务体系的缺失,甚至出现了改装完毕的出租车又重新使用汽油的情况。当时上海等七八个同期推进该项目的城市也面临很大阻力。面对此种情形,广州市相关部门疑惑不解,出于环保的本意为何没有好的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赵细康成立课题组,对此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其提交的决策咨询报告成为当地政府推行此项能源新政的主要决策依据之一。“这是国际化的能源价格体系决定的,推行这个能源项目肯定是利大于弊,也是势所必然。”赵细康说。事实正如所料,经过市场的内在推动,后来不用政府鼓励,多数出租车都主动选择使用液化石油气了。

  长期以来,赵细康坚持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环境问题,这或许与他的理科和经济学教育背景有关。在赵细康看来,研究问题要有学理性,推行环保不能想当然,也不能不计成本。“认为一个政策好就马上进行推广,不符合学理性,要从多角度进行科学论证,因为局部优化往往以其他部门的恶化为代价,不能把一个事情做好了,而把其他事情搞坏了。”赵细康强调。

   积极参与低碳普及工作

  早在20世纪90年代,赵细康便开始思考PX世界、PX效应问题以及核电站等有公众效益的项目如何以合理方式建立发展的问题,在他看来,这些问题实际上要回答的是,如何打破生态问题中个体理性和群体非理性的怪圈。2002年赵细康在其博士毕业论文《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与实证分析》中提出,税收、排污交易等经济手段比环境标准、技术标准等命令与控制型手段更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有利于缓解环境规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不利影响,并较早使用了“邻避效应”这一概念。该论文获得南开大学、天津市优秀博士论文和2004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

  如今,在广东学界,凡涉及低碳、环保、生态文明的研究,几乎都有赵细康的身影。2009年第二届全球气候变化会议在香港召开后,赵细康敏锐地察觉到,低碳发展会与中国的发展方式结合起来,成为中国下一步发展的主题。此后不久,为了让公众更多地了解低碳,赵细康积极参与低碳普及活动,牵头或参与编写了《低碳发展知识读本》、《低碳知识,低碳广东》、《低碳生活三字经》,其中《低碳生活三字经》荣获了广东省科普特等奖。

  作为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研究工作组的副总召集人,赵细康系统研究、设计了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的体制机制设计与市场体系设计,并在此过程中参与了很多项目,为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2012年9月11日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3年12月20日广东碳排放权交易正式上线作出了贡献。

   立足基层调研发现解决问题

  头顶光环的赵细康,并未与“人民”疏远,他所从事的环境经济、环境治理、环境规制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等研究,恰与“人民”息息相关。

  作为智库机构,社科院与地方政府部门联系密切,研究工作也更注重与实际相结合。“很多问题不到基层就不知道。”赵细康说,他的很多建议都来自基层调研,几乎每项研究都是先从调研中发现问题,再根据现实情况提出对策建议。

  谈及这两年正在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赵细康对“改文风”深有体会。他说,在从事社科研究初期,对决策报告的文风没有明确认识,写报告就像写公文。后来,经过细心观察,赵细康发现,有数据、有素材、有调研、有建议的报告才更受欢迎。“写报告也要落到实处,不能写花样文章,空谈口号。”赵细康说,只有把实际情况摸清楚了,真正发现问题在哪里,提出的建议才可能被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