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钱和权远非高考舞弊案全部

19.06.2014  11:43

  河南爆出大规模高考替考舞弊事件,引起巨大轰动。据报道,有人招募组织武汉在校大学生“枪手”前往河南杞县等高考考点替考,河南省已查实违规违纪考生165人,其中替考127人。最新消息说,已有部分被替考学生家长、涉事监考老师及主考等,被公安机关控制并接受调查。此外,山东也有18名替考大学生被“一锅端”。

  一些媒体突出地报道了舞弊学生家长都是些“有钱有权的人”,从而把舆论的愤怒导向权钱腐败。这种耳熟能详的简化,对社会认识高考舞弊的严重性并与之作斗争,并无好处。

  一个简单的对比是,北京、上海的“”和“”显然要比河南杞县多得多,但今天在北京、上海发生这种大规模高考舞弊,大概已无可能。“”和“”远非问题的全部。

  如此大规模有组织的高考舞弊,需要突破一系列红线,遗憾的是,它居然真的都闯过了。考生、家长、监考、替考等需要进行复杂而有风险的合谋,他们年龄不同,很多都在社会上有着令人羡慕的身份及其他标签,却能一拍即合,像“办证”和“买发票”一样轻易成交,这应让我们有更多震惊和反思。

  很多人说,能参加替考的应当都是“成绩很不错”的大学生。但这些“时代骄子”缺少对道德底线的起码敬畏,他们的法治观尤其淡薄。在他们做这件事时,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高考舞弊事件在中国中部发生的最多,那里也是中国发展经济以及消除各种差距,最需要集中下力气的地区。这让我们进一步相信,中国的很多问题都是盘根错节的,既需要关键点上的坚决突破,也需要付出更多耐心的系统性解决。

  相信这一次对高考替考的打击将铁面无情,这将加重未来高考舞弊的成本,在一个全社会高度卷入的领域加深人们对法治的认识。

  中国必须首先做到形成这样的法律和道德压力,至少要使一群素不相识的人不敢冒“不可承受的风险”,去串谋做一件坏事。在这之后,我们要争取亲朋之间一起干一件坏事时,会觉得对方像陌生人一样不可靠。

  自科举时代,中国考场舞弊便屡禁不绝,以后反舞弊和舞弊一直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关系。现代中国社会能跳出考场利益所制造的亘古不变的永恒引力吗?我们知道这不是一个轻松的问题,仅靠严法远远不够,但我们必须留下这个时代的进展。而且,我们也唯有从严法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