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加强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疫病监测防控

13.01.2015  14:01

中国绿色时报1月13日报道(记者  尚文博)  冬春季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犬瘟热等疫病的高发季节,近期频发的野生动物疫情对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国家林业局近日下发《关于加强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疫病监测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强化监测,严格管控,并加强督导。自《通知》下发之日起,严禁游客与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
  《通知》要求,各地林业主管部门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做好犬瘟热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要组织开展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所卫生防疫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解决疫病防控、场区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和隐患,指导驯养繁殖单位做好疫病防控,督促落实疫苗免疫、场所消毒、免疫水平监测等防控措施。
  各地林业主管部门要督促、指导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单位,严格落实责任人和责任区,实现对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活动状况的动态监测。一旦发现异常,要按照传染病防控要求,对病弱个体和密切接触者立即采取隔离饲养与救治措施,并及时上报信息。对不明症状、疑似传染病的个体,要在第一时间组织采集相关样本,送指定机构检测、诊断,对症救治,减少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病死率;对重症个体要及时组织抢救,必要时组织专家会诊;对病死野生动物个体要按相关要求做好无害化处理。
  《通知》要求,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单位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大疫病传染源的消除力度。要严格野生动物密切接触人员、饲养人员的定期体检制度和筛查制度,减少家有宠物人员与野生动物的接触;要做好圈舍、用具、场区的消毒和进出场区人员、车辆的消毒;改善围栏等设施设备,防止流浪动物进入场区、圈舍;加强场区灭鼠,要采取无继发性伤害手段,对园区内的鼠类进行捕杀和无害化处理;加强对周边环境动物疫病的监控和调查,制定防范措施,严防疫病传入。
  在强化疫病防控的科技支撑方面,各地林业部门要针对野生动物相关疫苗、药品开发、研制严重滞后等问题,加强与应用单位、研究单位和生产单位的协调,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联合攻关机制,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社会资源的优势,力争在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流行病学调查、疫病监测、检测诊断、疫苗研发、疾病防治等方面有所突破。
  国家林业局将于近期组织开展圈养大熊猫健康状况调查,摸底排查圈养大熊猫疫病本底,还将开展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所疫病防控检查。

[阳江]举办学习宪法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深入贯彻实施宪法,林业厅
[湛江]举办2018年依法行政专题研究班
为提高湛江林业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质,林业厅
[江门]举办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培训班
为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品质提升的水平和质林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