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视民居瑰宝 传承客家文化

18.07.2014  11:34

  ●本报记者  罗诚浩

  围龙屋、土围屋、走马楼、五凤楼、四点金、殿堂式、中西混合式等各类美轮美奂的客家古民居,是“客都梅州”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从文物普查、出台专项资金、政策,到社会各界自发的保护,我市上下联动在保护客家古民居中不遗余力。

  据了解,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我市共登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2232处,其中古建筑132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623处,这两项占总量的87.4%。在这些古建筑中,围龙屋是我市存世最多且最具特色的。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保存相对完好的围龙屋大约有3612座,而在全市386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属于“围龙屋”类型的共有77座。

   出台政策落实资金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客家古民居进行保护。2010年文化部批准梅州市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为保护客家古民居提供了政策依据。2011年起,我市连续三年争取省级财政资金共1300万元对五华荣槐楼,大埔肇庆堂、邹鲁故居、通议第,蕉岭石寨土楼、罗福星故居,平远井下吴屋,丰顺李坚真故居等进行了维修;并对罗福星故居、梅江区福禄岌民居群、梅县区南华又庐等编制了保护规划。今年起,我市将文物保护经费纳入市政府财政年度预算,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专项保护经费。

  保护成全社会共识

  客家古民居是客家人和客家文化走向世界的基石,是海内外客家人的心灵家园。

  60多岁的叶娜利在梅城有一座不错的新屋,但她却在八年前带着家人搬回了她的娘家——敏毅公祠居住,守着这个有三四百年历史的老屋,每天过着悠闲的生活。她告诉记者:“家族的亲戚都搬走了,我们回来居住能更好地保护老屋。”

  在梅江区三角镇上坪村约亭顶,经过刘、丘、叶三族几代人的努力,一座座造型独特的民居建筑完好保存了下来。刘姓族人说,老屋的保护都是年轻人去完成的,他们对老屋情有独钟,更加注重保护。站在敏毅公祠宽大的禾坪上,看着这座三堂三横一围龙布局的典型围龙屋,禾坪上竖立的楣杆夹显示着它旧日的荣光。不久的将来,它的周围将是日新月异的江南新城,但这座老屋仍是族人联系感情、传承家族文化的所在。

  古民居传承客家文化

  客家地区有谚云:“福佬好食粥,客家好起屋。”客家传统民居是维系客家人社会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肖文评教授告诉记者,保护围龙屋在内的客家古民居对于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国优良传统,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对于促进客家地区社会发展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围龙屋体现了浓厚的儒家伦理文化,又与中国传统建筑讲究风水文化相吻合,而且整个围龙屋的构造体现了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理念。”

  如今,在全社会的努力下,黄遵宪、丘逢甲等名人故居以及丙村仁厚温公祠、南口侨乡、雁洋桥溪等古民居(群)成为世人领略客家文化的必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