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互联网+制造”将做得最好

19.11.2015  09:14
记者了解到,一台中档工业机器人的价格是20万,回收周期1年半,生产效率可提高20%-25%,而这对于制造企业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除了提高生产效率外,一些生产环节造成的工伤较多,用机器人代替则可以解决企业面临高额人身赔偿的问题。

原标题:珠三角“互联网+制造”将做得最好

工作人员在高交会上演示机器人的各种功能。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摄

  一台蓝色的机械臂优雅而又精确地把鸡蛋从一个盒子里“”到另一个盒子里,周而复始,不知疲倦,鸡蛋也一直完好无损。研发和生产这一工业机器人的东明机电的董事长谢伟对记者说,现在只是演示速度,实际工作速度是现在的100倍。

  在本届高交会,代表着最新制造业水平的各种工业机器人“大显身手”,正在与珠三角制造业碰撞出新的产业火花。自动化的贴片机、点胶机向人们展现精度和自动化的时候,很多人常常忽略了它们真正工作起来对于生产线效率的巨大提升。

  目前,工业机器人在珠三角很多制造业企业得到快速推广,对于效率的改变显而易见。再加上“互联网+”对于制造产业链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这为“世界制造工厂”的珠三角无疑带来了新的机会。有专家表示,珠三角将是“互联网+制造”做得最好的区域。但从尝试到结合,工业机器人如何解决和人力的协调配合?引入工业机器人和“互联网+”就是智能制造了么?这个过程或许并不简单。

  ●南方日报记者 向雨航 曲广宁 任笑一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