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珠三角地理优势 东莞应转变为资源腹地

06.05.2015  11:14

在今年初召开的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期间,围绕各市优势,推动形成珠三角各市错位发展、一体联动的创新发展格局,成为珠三角城市的共识。而位居广州深圳两个创新高地之间,是东莞引以为豪的地理优势。在创新驱动中,东莞如何定位自己,利用好这一地理优势借力珠三角,是东莞必须回答的问题。

深圳市企业联合会、深圳市企业家协会会长、东莞市长经济顾问刘应力认为,东莞应当从注重地理关系的传统中转变思路,更多考虑如何将自己从珠三角的地理腹地变为资源腹地。

1、借力广深推动发展

东莞市内资经济促进中心数据显示,在2014年全年引进的1577宗内资项目中,省内项目有579宗,来自泛珠三角地区(港澳粤地区除外)的投资项目535宗,分别占总项目数的36.72%和33.93%,显示出东莞对珠三角周边地区企业强大的吸引力。

今年的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排头兵”深圳市召开。会议总结了“深圳经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深圳始终把创新作为立市之本,发挥创新对发展的支撑作用;善于扬长补短,发挥市场化国际化的优势,弥补科技资源不足的短板;把创新落实到了创新型企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上,有效破解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形成了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会议要求全省各地尤其是珠三角各市,要认真学习借鉴深圳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努力方向,脚踏实地推动创新发展。

无论是早期的产业转移还是当下的创新驱动,东莞一直从深圳获益匪浅。

松山湖、生态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殷焕明说,松山湖(生态园)在创新发展上学习国内样本主要就是深圳南山和北京中关村。“理想中的创新样本要有超前的发展理念、完整的创新链条、强大的发展(企业和市场),有优美的生活环境、大量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深度融合的科技金融资源,有一批具有成长为世界级企业家的创业者,一批具有长远眼光的世界级天使投资人,一批具有产品定价权的世界一流企业。他说,松山湖的众多创新型企业来自深圳,与深圳的合作非常紧密,现在深圳又在实施“大沙河创新走廊”战略,而松山湖正是在大沙河延伸线上。

南城街道的天安数码城也是当年从深圳引入的企业。在该园区1—3期的招商中,共签约注册企业507家,从广州、深圳、香港等地搬迁入园的企业占比达30%。南凌科技东莞公司总经理田爱军说,南城的天安数码城区位非常优越,靠近广深高速公路,1小时内可以到达周边城市。而且东莞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便于业务开展。这家总部位于深圳福田区天安数码城的连续六年“中国软件百强企业”,正在谋划登陆资本市场。

浩方集团是当前深圳电子商务的领军企业。为了更靠近货源地,它将广州的仓储和深圳部分仓储业务也移到东莞。

来自前海自贸区的前海保宏是当地拓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重要载体,如今也进驻东莞,与在莞各相关部门探索地方政府服务工作创新、中央和省驻莞机构监管模式创新与协同配合企业探索商业模式创新。有相关人士表示,前海宏保与东莞市政府重要融资平台东实公司合资建立企业,将在东莞探索不亚于甚至超过自贸区服务水平的跨境电商服务。

在东莞北部的广州则是东莞创新驱动借力的另一个重要资源。广州拥有全省三分之二的高等院校,在校本科生数量接近90万人,集中了全省77%的科研机构、100%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某镇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该镇企业中,三分之一来自广深,其中深圳又占三分之二,广州占三分之一。

东莞市内资经济促进中心数据显示,2014年,东莞主动承接周边地区高端产业转移,精准招商效果明显。如主动对接深圳先进产业溢出,全年引进符合东莞产业发展的深圳项目共158宗。在2014年全年引进的1577宗内资项目中,省内项目有579宗,来自泛珠三角地区(港澳粤地区除外)的投资项目535宗,分别占总项目数的36.72%和33.93%,显示出东莞对珠三角周边地区企业强大的吸引力。

南航将执行广州至泰国曼谷廊曼航线
中新网广州4月6日电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6日宣布,广东大洋网
30日下午广州出港机票搜索量瞬间涨4倍
大洋网讯 11月30日广州市番禺区、荔湾区、白云区广东大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