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大搜罗

30.07.2014  03:40
除了广州“老大哥”之外,到底珠三角其他各市的医疗资源配备如何?市民的就医习惯是怎样的呢?

注:表格涉及数据截至今年3月。

我妈最近腰部出现莫名的疼痛,想去广州的大医院检查一下,但好难等到床位啊。”东莞的张先生最近都在为母亲寻医问药,希望母亲能够找到疼痛科实力较强的医院检查。但实际上,就在东莞当地,东华医院的疼痛科也十分“”,今年刚刚入选了有全国医院临床诊治实力“龙虎榜”之称的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

广州的医院比较强”是很多市民的第一印象。凭借不少国内重点医学院校的本土化优势,广州的医疗资源总体实力确实强于珠三角其他兄弟城市。不过,在个别领域上,深圳、佛山、东莞等珠三角城市也有不少“拳头”专科实力较强。在国内临床诊治专科领域,与广州的大医院不分伯仲。除了广州“老大哥”之外,到底珠三角其他各市的医疗资源配备如何?市民的就医习惯是怎样的呢?本报记者深入佛山、深圳、东莞、中山、珠海等城市,搜罗各地医疗资源情况,为读者“看病去哪儿”提供一些参考。

跨市就医,小伙伴爱去哪儿?

青睐广州大医院

随着珠三角各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医疗、教育等各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融合。最近几年,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服务的推进,让市民跨市就医时多了一份保障,经济压力大大减少。

根据佛山和珠海两地社保部门透露的数据,最近三年,从佛山、珠海和深圳分别流向外市的就医人数的比例维持较为平稳,逐年有小幅度的降低。如佛山在2011年~2013年间,流向外市就医的百分比分别为6.34%、6.27%和6.18%。

珠海市社保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2012年和2013年该市转诊到外市分别有1993人次、2363人次和2716人次。尽管跨市就医的人次在不断增加,但珠海转诊到外市的百分比却在逐年减少。2013年这一数据已经降为2.21%。

从现有数据统计可以看出,无论是佛山、珠海还是江门,三个城市的市民跨市就医时,往往选择的都是广州的大医院。以江门为例,2012~2013年,江门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平台共结算医疗费用5207人次,基金支付8223.24万元,人均住院费用2.7万元,人均基金报销1.6万元。以疾病类型分,去广州治疗恶性肿瘤的参保人占比最高,占异地就医总人次的53.5%,其次位列第二及第三的是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分别占比例5.6%、4.5%。

那么前往广州就医的兄弟城市市民,最常就医的是哪些医院呢?珠海市统计数据显示,转诊到外市就医医院前三名分别为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而对于转诊到外市的江门市民来说,到珠江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住院治疗的参保人最多,分别占总人次的22%、20%和14%。

哪里公立医疗机构多?

佛山多于深圳

2009年,广东揭开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幕”,每年不断加大医疗卫生服务的财政投入。作为市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找医院挂号看病是否容易,公立医院的医药价格是不是实惠。记者对佛山、深圳、东莞、中山、珠海等城市的注册医疗机构进行了统计,发现在医疗机构总量方面,深圳以3273家“夺冠”,而中山的注册医疗机构最少,只有559家。

那么,哪个城市的公立医院最多呢?哪些城市的民营医疗资源较为丰富呢?根据各市卫生部门公布的注册医疗机构统计,佛山的公立医疗机构最多,有863家;其次是深圳,公立医疗机构也有629家;最少的是中山市,共有342家公立医疗机构。而在民营医疗机构方面,深圳以2599家民营医疗机构大幅领先于佛山、东莞等城市。

从各地的财政支出报告中,市民不难发现很多政府每年都在加大医疗卫生服务的支出。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公立医院的数量会越来越多。

以佛山市为例,该市的卫生部门早在去年就已经提出,在最近五年的医疗卫生行业发展规划中,原则上将不再审批建立公立医院,将引入社会资本对医疗资源进行补充。目前,佛山的民营医疗机构有503家,仅为全市医疗机构总数的36.8%。而目前深圳的民营医疗机构在全市医疗机构中所占百分比已达到79.4%。

哪里医生护士多?

深圳多缺口也大

去年我们医院招了100多个护士,培训实习一年,最后只剩下50多个了。”佛山某三甲医院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医护专业人员的紧缺是不少医院都存在的情况。“招人难,留人更难。”佛山的这一现象,并不是个例。由于工作强度大等因素,让很多医护人员都纷纷“打了退堂鼓”。

以深圳为例,虽然新建和扩建医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看病贵”和“看病难”问题,但医疗服务归根结底需要的还是人才。根据深圳市卫计委统计,到2015年,深圳医师缺口8000人,护士缺口2.2万人。深圳市医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市属公立医院医生平均日接诊28人次,较全国的17人次要高,与北上广等市同级医院工作量相当。

现在佛山、深圳、东莞、中山、珠海等市的医护人才资源又如何呢?从统计人数上看,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深圳医护人才在人数上均名列第一,但床位只有26457张,略少于佛山的床位数。

不过,医疗行业业内人士表示,单纯看数量上的比较,并不能直接反映一座城市的医疗资源水平。“以每千人床位数、医护人员的数量来看更能说明问题。”根据最近一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珠海市常住人口约有158.26万人,每千常住人口拥有病床数为4.75张、执业(助理)医师3.20人、注册护士3.40人。这一数据远高于佛山、中山两地的相关数据。

医护人员多,不一定代表高端医护人员多。”深圳市民林先生告诉记者,平时看病时他都尽量看高级职称的医生,争取挂专家号。很多市民也持相同的态度。数据显示,在深圳、东莞、佛山以及珠海四个城市当中,拥有高级职称医师最多的是佛山,共有3029人,其次是深圳2682人。

深圳经验:与医学院校联手 引进优质资源

1996年,深圳市人民医院与暨南大学医学院合作,成为了全国首家非直属附属医院,开创了这个具有深圳特色的发展模式。2001年,与北京大学医学院的合作,让北大深圳医院只用了5年时间就达到了三甲医院水平,目前北大深圳医院门诊量在全市名列前茅。

深圳市医管中心主任罗乐宣透露,与国内名院、名校合作将分为三个层次。深圳目前正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探索建立国家癌症中心深圳医院,还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南方医科大学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另外,深圳还将与北京301医院等机构建立远程会诊关系,让本市医疗机构与境内外高水平医疗机构建立远程诊疗、远程教学、远程学术交流关系。

未来,深圳还计划将合作办医的橄榄枝伸向国外,特别是与深圳市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合作为重点,与境外高水平医疗机构共建重点学科。

医疗实力PK

门诊量:珠海最低 仅为深圳8.3%

在三甲医院的专科一号难求,尤其是儿科,一大早来排队都不一定挂到号。”医院挂号难,是市民吐槽看病难最多的内容。医疗资源有多紧张?从深圳、东莞、佛山、中山以及珠海等地医疗机构的门急诊量便可见一斑。

据统计,深圳的常住人口约有1062万人,去年全市门急诊量达到了9016.22万人次;只有约729万常住人口的佛山,去年全市的门急诊量也达到了8158.23万人次。而同样为“新城市”的珠海,去年全市门急诊量为749.4万人次,仅为深圳的8.3%。

市民最关心的儿科需求量有多大?从各市的儿科门急诊量统计中不难发现,虽然深圳和佛山的儿科门急诊量仍然名列前两位,但东莞的儿科门急诊量占到全市门急诊量的14.4%,儿科医疗需求相对更大一些。

专科实力:民营医院也有临床重点专科

今年初,国家卫生计生委员会组织专家历时三年评出四批次共1202个临床重点专科,其中广东共有106个专科入选。除了广州中山医、南方医等医学院校直属医院的专科入选之外,还有不少是分布在珠三角各市医院的专科,其中更不乏民营医院。

据悉,单是深圳在这次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选中就有6个专科入选,分别是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病科、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感染科、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职业病科、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骨科、深圳市华侨医院新生儿专科以及深圳市南山区医院的手外科。而东莞的两大民营医院也强势入选,分别是东华医院的疼痛科和康华医院的消化内科。

佛山作为岭南中成药之乡,佛山市中医院的骨伤科早在1994年便成为全国中医骨伤医疗中心,今年也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类)建设项目。而在妇幼保健方面,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的胎儿医学技术在省内也较为领先,曾在2011年成功实施了亚洲第一例开放式胎儿宫内手术治疗。

中山市中医院的康复科和肾病科是国家级重点专科,骨伤科和耳鼻喉科是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目前该院脑梗死的综合抢救治疗、介入治疗及运动、语言、吞咽及认知的康复步入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