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卫士” 以船为家 消防船长邓洪演绎新时代雷锋精神

11.03.2016  10:09
“珠江卫士” 以船为家 消防船长邓洪演绎新时代雷锋精神 - 消防局
“珠江卫士” 以船为家 消防船长邓洪演绎新时代雷锋精神 - 消防局
来源: n1.itc.cn

 
 

      “如果有机会,我想一直干下去!”邓洪是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广州支队水上中队船长,自入伍以来,他扎根水上中队基层一线20余年,守护珠江两岸安宁与和谐。2000余次例行巡航,60000多海里安全航程,历经重大水上战役300余次,挽回财产损失6000余万元,这位“珠江卫士”在新时代演绎着与时俱进的雷锋精神。

  历经重大战役300余次

  珠江作为珠三角地区水上交通大动脉,货运量、通航里程居全国第二,两岸林立码头3000余个,内河运输企业500多家,广州石化、黄埔油库等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密集分布,消防安全任务十分繁重。

  作为广州唯一的水陆两栖作战消防中队,邓洪所在的市公安消防支队水上中队承担起了广州珠江水域灭火救援任务,此外,该中队还负责22平方公里陆地的消防安全。

  2002年11月15日,番禺番龙油囤突发大火。周边近百万群众生命危在旦夕。“现场的火势太猛了,还时常发生爆炸,玻璃碎片横飞,严重威胁消防官兵的危险。而且那时我们的消防船的射程也只有80多米,最多能到100米,无法有效对着火点实施灭火作业。”邓洪回忆说,眼见无法靠近的救援船一个个被迫撤出战斗,他果断驾驶03号消防船冲入火海。经过30多个小时的鏖战,邓洪和03号消防船上的全体官兵,始终忍受着高温炙烤和爆炸的危险,将火势完全控制。

  邓洪自进入水上中队以来,先后历经重大水上战役300余次,挽回财产损失6000余万元。20多年来,他先后走遍珠江450多个码头,记录下珠江所有主航道的水深、水流、暗礁等水文信息。2000余次例行巡航,60000多海里安全航程,他无愧“珠江卫士”的称号。

  独创“台阶测量法”

  珠江水域桥梁密布,仅广州市区就有19座桥梁横跨江面。据邓洪介绍,随着河流水位的不断变化,通过桥梁的通航高度也会随时变化,稍有不慎极易造成船桥碰撞。为了解决水位变化对通航的影响,邓洪每天的“必修课”就是观测珠江水位。

  经过长年累月的钻研和积累,他总结出了一套“台阶预测法”。“以我们中队的码头亲水石阶为标尺,河水每升降一个台阶,预示着通航范围发生了变化。”正是靠这一绝招,在20多年的巡航过程中,邓洪从未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

  2008年5月,国内最新型消防船“珠江”号进入装机阶段。由于长期和消防船打交道,熟悉现有消防船的技术指标和现实需求,邓洪被上级选派到船厂全程参与“珠江”号建造工作,从一名“船长”转变为一名造船“工人”。长达3个月的时间里,邓洪每天和造船工人吃住在一起,不放过任何一个建造环节。同时,他还担任监工的角色,督促船厂有效解决了航速、水炮射程、仓内设置等误差问题。

  妻子劝他退伍被拒

  邓洪和妻子缪莲香结婚10多年。“他每天工作特别忙,一般一周回来一次,有时候到周末了他还没有回来,小孩就会问我‘爸爸今天怎么没有回家呀’?”缪莲香说,刚结婚的时候,自己有过不理解,甚至还劝过邓洪退伍,但他断然拒绝。

  后来,为了让邓洪下班后回家方便,缪莲香在他单位附近租了一间10多平方米的出租屋,“家就和中队挨着,出警铃声能听得非常清楚,有时候他前脚刚踏进门,听到警铃响起来了,又赶紧跑回去了”。

  虽然妻子把家搬到了单位附近,但邓洪几乎仍然以消防船为“家”。他的新宿舍是消防船浮排头上一间七八平方米的小房间,一张床、一张书桌、一个衣柜是他全部的家当。“还是浮动的,能够感觉到江水荡漾。”邓洪说,他每晚都伴着荡漾的江水入眠。

  邓洪不肯上岸住,还因为珠江水域船只往来频繁,船只失窃案件时有发生。每天深夜的码头巡查已经成为邓洪20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每晚不在船里船外检查一遍,怎么都睡不踏实。战友们常劝他,“中队新营房多宽敞,你搬进来住吧!”他总是笑笑说,“我住水上习惯了,上地面睡不着。”




 


      扫码关注“广东消防”微信  更多消防资讯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