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水运】台风预报:你所不知道的事

03.09.2014  19:12
      多数台风被除名是因为破坏力太大,但有些是因为太普通而被“嫌弃”;
      依照大气科学理论,台风不应该出现赤道地区,但“画眉”却在距离赤道1.4度生成;
      正常台风的生命周期是3~7天,1986年第16号台风“韦恩”却在海上转悠了20多天;
      很多人以为夏秋季节才有台风,事实上台风全年都有,只不过冬春季节的台风大都在海面上自行消散,夏秋才会登陆而已;
      中国台风登陆频次地区排名为广东第一,台湾次之,福建第三,海南第四……
      关于台风,我们经历很多,但了解很少。
      本期记者采访广东省气象局,带您走进不一样的台风预报。

 

      数值预报模式显身手
      日常生活中,天气预报有时因与实际状况有出入遭到“吐槽”,而台风预报却让人信赖。海事部门据此发布预警响应,沿海居民据此对财产作出转移,海上船舶据此及时进入避风锚地……

 

图为:台风“威马逊”可见光图片

 

      就拿今年的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来说,早在7月8日,广东省气象台就准确预报出热带气旋将给广东省带来严重影响。随后更是准确预报了台风的登陆地点和时间,同时破了防御部署最早、预测预报最细两项记录。就连省长朱小丹深入粤西一线指导工作时也不忘称赞“预报准,服务好。”正是由于预报准确及时,与历史上强度相似的台风“莎莉”相比,这次过程造成的损失已经明显降低。
      其实,这与气象科技的提升密不可分。
      据了解,16世纪以前,人们只能根据肉眼观测到的天象物象来判断天气或气候的变化,随着科学观天测云经验的积累,一些有预示性的云天现象被编成谚语而流传,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东虹日头西虹雨”等,今天,这些谚语在我国农村仍然广为流传。随着气象观测技术的进步和气象理论的发展,预报方法日臻成熟,尤其是计算机及航天应用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得天气预报科技水平达到更高层次。
      而从单纯的经验型外推、卫星云图预测到如今的数值预报模式,则是台风预报的巨大飞跃。这次对“威马逊”的预报中,由中国气象局和广东省政府合作共建的广东区域数值预报重点实验室的区域数值预报模式效果显著。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程正泉介绍,今年以来,南海台风预报模式已经由原来36公里的水平分辨率升级到9公里,对“威马逊”预报的24小时内误差为71.9公里,较去年的79公里显著提升;48小时误差为91.5公里,而去年,台风48小时平均预报误差为126公里。此外,广东省气象台准确预报了台风的登陆地点和时间,登陆地点被稳定预报在雷州半岛至海南一带,登陆时间的预报误差仅半小时,对于路径、强度、登陆时间的预报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我们国家有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台风数值预报中心,位于广州的广东省气象局研究的是“中国南海台风模式”。而这三个地方每年都会有一个预测评比,据程正泉介绍,无论从路径预报、强度预报还是风雨预报,中国南海台风模式在国内都处于领先地位。
      尤其是基于数值天气预报,广东省气象台自主研发的精细化数字网格预报业务系统在这次‘威马逊’预报服务中成效显著,程正泉表示。精细化网格预报系统以数值预报为基础,采用最优集成预报技术进行客观化模式释用;预报员可直观便捷地进行图形化格点编辑,对数值预报进行主观订正;最终智能生成文字、图形、表格、语音等预报产品,并实现精细化格点显示,最终可以实现精确刻画台风路径。
      据悉,7月18日,利用精细到乡镇的大风预报技术,广东省气象台为省委、省政府提供了16级以上大风的重点防护县(区),在专业服务、决策服务、公众服务中都体现了其细致之处。
目前,广东省气象台已成立集合预报技术业务团队,着手对风雨预报产品进行各种解释应用及订正试验,以进一步提高台风风雨精细化预报能力和准确率。
      也许,当下一次台风来临时,哪里刮风下雨,刮多大风、下多大雨,这个团队都会给出相对精准的预测。为了早日实现这个目标、提高台风监测预报能力,广东省气象局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平安海洋”气象保障工程建设,加强海洋浮标站、海岛自动站的建设,实现南海近海200公里内气象要素的准确监测。
      也就是说,以前台风到陆地上以后才有稠密的观测,而在海上时只能借助卫星,手段不够全面。而现在广东省气象局将台风观测线往海上推进了200公里,另外在沿海还建立了多个测风塔和海洋观测基地,这样在台风登陆前就掌握了很多台风的细节资料如路径、强度、结构、海表通量等,这些数据非常宝贵,将在后续的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程正泉用通俗的语言向记者解释道。

 

图为:广东省副省长邓海光到省气象局调研指导省部共建数值预报重点实验室

      渔民也有专门电台
      接收台风预警信息靠什么?电视、电台、电脑、短信还是村头大喇叭?
      也许哪个都用过,但哪个最好用?不是所有电视都有信号,不是所有电脑都有网络,不是所有短信都能送达,也不是所有村头都有大喇叭……对于船行海上的人们来说,台风来临时,一切都不好说。
      但有一种渠道,可以反复预警,将信息“轰炸式”发出,提醒海上作业人员及时避险。
      答案是,南海海洋气象广播。
      程正泉告诉记者,简单来讲,这就是一座专门为渔民服务的公益电台。
      2010年12月30日,中国南海海域的首个海洋气象广播电台在茂名正式开播。这座电台为中国南海海域的海上作业船只和滩涂养殖用户提供实时海洋气象信息,受益人群超过100万。据了解,茂名海洋气象广播电台除每天4次定时向公众发布常规海洋和海区天气预报外,还不定时地发布海上强风、热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消息和警报、预警信号。如遇重大灾害性天气,电台可以根据天气变化每小时发布气象预警警报。海上作业人员可通过专用的单边带电台和数字广播电台收听气象广播信息,其接收频率为3.36兆赫兹。据实测,电台传输距离超过了2000公里,信号基本覆盖我国的南海海域。至此,海岸线达1.8万公里的南海海域有了气象预报,南海海洋防灾减灾、海上搜救、海上安全生产等工作将从此稳步迈入一个全新领域,填补了南海海洋气象服务的空白。
      据了解,1996年广东上一个超强台风“莎莉”同样在湛江登陆,中心风力还稍逊于“威马逊”,却造成了广东省216人死亡、930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75.7亿元。而近4年来,湛江应对8场台风袭击,包括创纪录的“威马逊”均保持人员零死亡。
      程正泉介绍说,这可以说是灾前预警信息的及时准确发布的功劳。今年9号台风“威马逊”登陆之前56个小时,广东省气象台就发出第一条台风白色预警信息,茂名海洋广播电台更是逐时滚动播报台风最新信息和省防总防风通知,之后随着预警信号升级,粤东地区的渔民百姓随着预警信息的指引逐渐应急撤离。
      可以说,在台风来临前,准确预报、反复预警和提前预防“三大招”为抗击“威马逊”立下汗马功劳。而这一切最大的“幕后操作者”就是广东省气象台。2012年8月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广东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规定,统一通过委托省气象部门建设、管理的广东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免费向公众发布,这个统一发布的渠道就是“广东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结束了之前三防、应急办、气象局多头分别发送预警的混乱局面。目前,广东省气象台已经在全省建成了62个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发布渠道统一之后,海洋气象广播也在承担更重要的职能。
      此前,海上作业人员必须等待渔业台和交通台收集到气象预报信息后播出才能收听,即便这样,还是有很多渔民无法接收到海洋气象预报;而通过其他渠道接收的气象预报信息又杂乱无章没有针对性,致使很多渔民在天气危险来临前不能做出很好的应对。
      而海洋气象广播完美解决了这些难题。海洋气象预警信息2000公里的触达率覆盖南海海域,用户覆盖面大大增加;而且可高频次播出与海上作业各行各业有关的数字信息,针对性非常强,为南海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海上防灾减灾等提供了坚实的气象保障。

 

      除名“借口”多奇葩
      人们对台风的“命名”已经了解很多。据了解,这始于20世纪初,据说,首次给台风命名的是20世纪早期的澳大利亚预报员克里门兰格,他把热带气旋取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借此,气象员就可以公开地戏称它。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始于1945年,开始时只用女人名,以后据说因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反对,从1979年开始,用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直到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一般而言,台风名称都非常“温柔”,多是女性、珠宝、植物等名称。
      但对于台风的“除名”,大多数人的印象只停留在带来巨大灾难的层面。也即,如果某个热带气旋给台风委员会成员造成了特别严重的损失,该成员可申请将该热带气旋使用的名字从命名表中删去,并将该热带气旋使用的名字永远命名给该热带气旋(永久命名),其它热带气旋(台风)不再使用这个名字。如2010年的第11号超强台风“凡亚比”、2009年的8号台风“莫拉克”、2006年的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2006年的22号超强台风“榴莲”(Durian)等,因为给登陆地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而被除名。“今年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也有可能面临除名的命运。”程正泉告诉记者。
      但其实,还有4个非常好玩而且合理的“借口”,程正泉给我们做了一个分享。
      因发音问题遭到嫌弃。Sonamu(中译名苏纳姆)是朝鲜提供的名字,原意为清松,是一种能扎根石崖、四季常绿的松树。但马来西亚申请将它除名,原因是,马来语中清松与海啸(Tsunami)的发音非常相似,在发布预警时引发了公众恐慌。美国“艾利”(Aere)取代“库都”(Kodo)则是因为“库都”的发音近似米克罗尼西亚语另一不雅文字。
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宗教发生冲突。有些台风的命名,犯了另外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宗教忌讳,因此被提请除名。泰国的“莫拉克”(Morakot)就是这样替补“翰文”(Hanuman)而上位的,原因是印度气象局提出反对使用Hanuman一语作为台风名字,因它与宗教观点有冲突。
      台风本身特别特殊而被除名,成为该台风的特定称谓。如2001年太平洋台风季最后一个热带气旋“画眉”(中国澳门命名),在北纬1.4度形成。按照大气科学理论,赤道地区根本不应该出现台风,但“画眉”在西北太平洋区内一直保持在北纬2度以南,更吹袭了新加坡,是有纪录以来第一个吹袭新加坡的热带气旋,并是太平洋上最接近赤道形成的热带气旋,以及全球第二最接近赤道生成的热带气旋。可与“画眉”相提并论的还有2004年北印度洋气旋Agni,在北纬0.7度生成。程正泉笑说:“这两个台风堪称大气科学史上的未解之谜。
      还有因太普通而被除名。这一点中国香港的“婷婷”(Tingting)和“欣欣”(YanYan)不幸“中招”,不过不是除名,而是香港主动提出更换的。因为这两个名字不但缺少特色,而且在英文里面毫无意义,后被替补命名为“狮子山”和“白海豚”。

(记者 胡素青 通讯员 董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