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加快完善残疾人保障机制 两项补贴水平全省前列

23.02.2017  21:36

  原标题:珠海加快完善残疾人保障机制 “两项补贴”水平居全省前列

  为进一步提升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完善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和服务创新机制,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到2020年,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保障水平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去年下半年,珠海市发布了《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的基本原则要求坚持普惠与特惠相结合,坚持兜底保障与就业增收相结合,坚持社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坚持解决当前问题与全面协调发展相结合。

  本版文、图 信息时报记者 文秋仪 周舒婷

  两项补贴:

  逐步提高残疾人补贴标准

  目前,珠海全市共有持证残疾人15509人。《方案》中指出,2013年珠海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了普惠性的残疾人生活津贴制度(80~200元/月),津贴标准在全省保持较高水平。2014年10月起,珠海市又落实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150元/月)。《方案》提出,到2017年残疾人生活津贴提高10%,目前珠海市残疾人生活津贴标准提高至160~220元/月,护理补贴增至200元/月,珠海市“两项补贴”水平继续保持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同时,落实残疾人分类施保政策。将符合条件贫困残疾人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确保实现应保尽保。对无生活自理能力、由父母及兄弟姐妹抚养照料的成年单身重度残疾人单独立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把低保对象中的残疾人纳入特殊保障对象,按低保标准的20%增发低保救助金。

  残疾人养老和医保方面,珠海市已出台了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资助政策,资助对象限于本市户籍低保、重度残疾人。《方案》将资助对象扩大至中、轻度的精神、智力残疾人。同时提出,对低保残疾人、重度残疾人的养老保险趸缴期间的个人缴费,由政府按最低缴费标准予以补贴。

   危房改造:

  每户增加补助50000元

  《方案》中指出,住房需求是残疾人的一项基本要求,考虑到残疾人普遍收入水平较低,住房支出负担更重,因此要优先保障残疾人基本住房,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住房困难家庭纳入城乡居民保障性住房和危房改造工程优先保障对象。市、区财政对列入危房改造对象中的残疾人每户增加补助50000元,到2018年,全市残疾人危房户全面完成改造。同时,对重度视力、听力和肢体残疾人家庭居家环境无障碍改造给予补助,到2018年,对有需求的残疾人居家环境无障碍改造实现“需改尽改”。

  在三灶社区做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张燕群今年27岁,家中的母亲智力二级残疾,弟弟精神一级残疾。张燕群说,之前他们住的房子每到下雨天,就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而且还特别潮湿,导致母亲患了内风湿性关节炎。但经过市残联拨款的5万元改造后,情况大有改善。

  记者走进张燕群的新家,屋内光线明亮,洁白的墙壁,干净光亮的地板,各种家电也一应具全。据张燕群介绍,除了5万元的危房改造费用外,市残联还另给了1万元添置家电,让张燕群的家里有了洗衣机、冰箱等以前没有的家电。“改造后家才像个家,真开心。”张燕群感叹道。

  同时,张燕群告诉记者,母亲和弟弟现在得到了区残联的关注,分别到了三灶社区残疾人康园中心和三灶镇残疾人康园工疗站进行康复治疗。有了市区残联的帮助,大大减轻了自己的负担。

  康园中心:

  大力发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

  张燕群的母亲所在的三灶社区残疾人康园中心,是由金湾区委区残联投建的服务中心。据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康园中心以学员制的方式运营,学员来到这里除了康复娱乐,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里的学习获得成长,获得融入社会的技能。

  据了解,康园中心自6月运营至今,学员们亲手制作的手工作品通过义卖获得了近2万元的收入。据该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为残疾人和老人共用,做到养老助残、医养结合的理念,残疾人年龄满16~65岁都能进来。

  该中心的一大亮点还有对残疾人技能的培训。据职业导师杨晓春介绍,她现在的培训学员有8个。8个学员中,精神类疾病3个,精神障碍2个,肢体残疾3个。据杨晓春说,他们刚进来的时候,除了一个有点针织功底,其他的什么都不懂,精神面貌很差。

  杨晓春向记者介绍了其中一个听力失聪的大叔。据杨晓春说,这位大叔曾经性格开朗,却因为一场事故导致听觉神经受损。这场事故后,大叔20年都没有迈出过家门。来到康园中心后,杨晓春发现大叔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接受能力也较强,于是慢慢让他开始做公仔和丝网花的绑花。杨晓春说,虽然这些技能培训是为了以后增加他们的收入,但这些都不是唯一的,还有社交和日常生活护理。“做丝网花是一个团体活动,单靠一个人是做不到的,分工合作能达到最佳效果。现在能够独立操作的人有3个,尽管目前在色彩等选择方面会差一点,但其他基本操作都能完成。而且当他们的手工做出来,听到别人对他们的赞扬以及肯定时,对他们的康复有很大帮助,大大增强了他们的信心。”杨晓春说。

  《方案》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残疾人集中就业和辅助性就业。到2018年,香洲区、金湾区、斗门区和高栏港经济区至少建立1个规模化残疾人集中就业或培训基地。目前,全市已投入运营的康园中心29个,服务精神、智障和重度肢体残疾人近600人,为他们开展日间照料、康复训练、职业技能培训、辅助性就业、文体康乐等一系列多元化的服务。在康园中心接受服务的残疾人,每天还可获得不少于20元的训练补贴。同时,市残联每年给予服务人数在20人以上的康园中心提供每个社工岗位7万元补贴,区政府每年给予康园机构运作经费。

   鼓励创业:

  对残疾人自主创业给予补贴

  《方案》指出,要建立健全支持残疾人创业的扶持机制,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制定扶持残疾人创业的优惠政策,对残疾人自主创业给予创业补贴,对创业残疾人吸纳残疾人就业的给予岗位补贴。

  患有智力三级残疾的冯宇华2016年8月在金湾开了一家70平方米左右的日料店。曾到澳门日料店做过学徒的他,对日料十分着迷,回到珠海后决定自己开一家日料店。冯宇华说,他用的很多食材都是进口的,因为他想用心做好食材,“我想做出精品日料。”冯宇华告诉记者。

  《方案》中指出,建立残疾人创业孵化机制,残疾人创办的小微企业和社会组织优先享受国家扶持政策。加大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力度,加强与农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或农业龙头企业合作,阻止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参与合作经济阻止和产业化经营。对农村残疾人发展种植养殖业给予补贴。积极推进“互联网+就业创业”模式,推进残疾人居家就业创业。

   残疾人专职委员:

  建立残疾人档案 更好为残疾人服务

  珠海市辖有3个行政区、4个功能区,有24个镇(街道)、320个村(社区)。全市共有持证残疾人15509人,镇(街道)和社区有残疾人专职委员289人。黄启睿是藤山社区的残疾人专职委员。据他介绍,残疾人专职委员主要的工作是定期调查、走访辖区内残疾人家庭,掌握残疾人及其家庭基本情况、基本需求和服务情况,逐人逐项建档立卡;反映残疾人的困难和需求,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残疾人生活保障、康复、医疗、教育、就业、扶贫、托养、维权、无障碍建设等工作,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建立助残志愿者联络站,组织开展助残活动等。

  黄启睿说,金湾区现在和网络系统开发了一个网址和APP,把所有信息一次性录入,将社区残疾人的信息了解到位,更进一步去解决各种残疾人的困难。每年活动很多,节日慰问、无障碍改造,他们会尽最大的努力解决健康、教育、住房等问题,同时联合社会各种资源来帮助残疾人。

  据了解,金湾区将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纳入全区社会管理协管员体制管理,实现了区、镇、村(社区)三级专职委员之间、专职委员与其他社会管理协管员间的同工同酬;通过公开招考、严格选聘,招聘到的专职委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比达71%;将专职委员的工资福利与工作业绩紧密挂钩,提高工作积极性,率先建立了一支选聘规范、待遇较好、考核完善的专职委员队伍。金湾区的经验做法为全市专职委员队伍建设提供了宝贵借鉴,专职委员按社会管理协管员标准配备、公开招考招聘、健全培训考核等先进经验被吸纳进全市专职委员建设方案,得到其他区的响应和落实,各区在工作方案中均提出专职委员与本区其他社会协管员同工同酬的身份定位,制定了不低于4.95万元/年(含“五险一金”)的福利待遇底线,并明确了公开招聘、严格考核等一整套的制度设计,为全市各区同步同效推进该项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