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公交发展基本情况

16.09.2015  09:53
一、珠海市公共交通发展情况 (一) 珠海公交基本情况 截至2014年底,珠海市共有公交线路246条(含99条高峰快线),公共汽车线网范围覆盖全市,已实现市内行政村“村村通公交”和城乡公交服务均等化目标,并与中山、江门实现公交线路互通。全市公交车辆1762台,公交线路总长度3531.95公里,单车日均行驶里程312公里,日均载客量95万人次,万人公交拥有量14.25标台。全市公交站点覆盖率按500米半径计算为73.4%,中心城区公交站点覆盖率按500米半径计算达95.7%,珠海全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分担率为39%。珠海公交多项指标居于国内公交同行前列:换乘系数1.29(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推荐值1.5);单车日营运里程312公里(一般城市不超过250公里),完好车率97.49%(国家级为94%),安全间隔里程380.33万公里(国家一级模范城市道路管理标准为125万公里)。2008年珠海公交获得由中国质量协会颁发的“中国用户满意鼎”。中国社科院发布《公共服务蓝皮书》,在全国38个受调查的主要城市中,2011年珠海公交满意度位列首位,2012年珠海位列全国第五位。 目前我市有出租车企业13家、从业人员约6000人。截至2015年2月,我市共有出租车约2857台,到2015年6月将达到3187台。其中油气两用车型835台,纯电动车型400台,无障碍车型100台,机场出租车30台,西部地区(即斗门金湾两行政区)区域专营出租车100台。日运输旅客约18万人次。运营模式方面主要有承包经营和企业直营两种。 珠海市于2012年正式运行公共自行车免费租赁系统,一期工程已经建设195个服务点,投放5000辆公共自行车。二期工程计划建设400个服务站点,投入8000辆公共自行车,目前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 珠海市于2013年9月拉开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首期工程建设的大幕,引入中运量的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首期工程全线约8.7公里,从海天公园经梅华路至上冲,全线都建在路中央,共设12个站点。预计2015年年底投入试运行。根据相关规划,珠海中心城区将建设现代有轨电车线路4条,形成全长29.5公里的环线+放射状的线网格局,环绕主城区,连接拱北、吉大、前山、老香洲等重要发展组团,并串接起珠海站、明珠站、九洲港、港珠澳大桥人工岛等交通枢纽或口岸。 (二)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情况 政策方面 珠海市现正实施的公共交通相关政策、法规包括:2011年珠海市出台的《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若干意见》、2013年8月1日实施的《珠海经济特区出租车管理条例》及其六个配套管理规定、2008年签订的珠海市公共汽车特许经营协议等、2015年实施的《珠海市有轨电车管理办法》。《珠海市公共汽车特许经营协议》及相关制度修订工作正在开展;《珠海市有轨电车特许经营协议》及相关配套制度研究正在研究中。 其中,2011年9月珠海市出台的《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若干意见》是指导珠海市公交优先发展的最重要政策,该意见提出:“坚持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关注公交就是关注民生,优先发展就是科学发展的理念,举全市之力,大力推动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明确将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确立了公共交通在城市建设中的优先发展地位。同时,文件涵盖了公交优先的总体目标、主要措施以及保障机制,在城市规划建设、道路通行权、经济政策等方面给予保障和优先,坚持公交优先发展、引导公众更多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政策导向十分清晰和明确。 规划方面: 珠海 一直以来重视公交发展, 在珠海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同步构思、谋划、构建公交规划体系, 于1992年、2007年和2011年先后完成《珠海市公共汽车交通规划》、《珠海市公共交通场站规划》和《珠海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三项公交专项规划工作以及《珠海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珠海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珠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现代有轨电车近期建设规划》等项相关规划,建立起比较完整的规划体系,使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与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密切衔接起来,在规划中充分体现“城市发展,交通先行”理念,优先解决制约公交发展的道路、站场用地等问题,为珠海公交事业发展发挥了非常积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路权方面 公交专用道由2009年的4.6公里迅速增长至目前的70.9公里。珠海市政府工作会议纪要《关于研究当前及近期交通项目建设工作的纪要》(〔2013〕242号)明确“今后城市道路的改造和新建,应与公共交通规划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做好衔接,统筹考虑公交专用线、BRT专用通道和城市轨道的设置,避免道路多次开挖,降低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成本”。根据相关规划,2014年至2018年我市将在凤凰路、梅华路、景山路、迎宾南路等道路改造过程中同步建设公交专用道,届时全市增加公交专用道68.6公里,公交专用道形成网络,公交运营速度将进一步提升。 财政补贴方面 针对近几年公交票价只降不升,公交人工成本的快速增长以及实施同城同价,规模推广绿色公交等项目导致的公交入不敷出现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财政补贴快速增长。2011-2013年三年来政府各类补贴资金以每年增加一亿的速度快速增长,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别高达3.4亿元和4.6亿元和4.3亿元。财政补贴项目包括离休干部、伤残军人、盲人、残疾人、60周岁以上老人、学生和本市重点优抚对象等特定人群乘车票价补贴、实施同城同价方案及推进公交服务均等化补贴等。在推广绿色公交项目中,为尽量减轻企业负担,政府也给予了相应的购车补贴款。 舆论宣传方面: 为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倡导绿色出行,我市每年均参加由建设部组织的“世界无车日”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市领导体验公交、公交企业向社会提供公交咨询服务,征集意见建议,并向市民派发珠海公交乘车指引及象征绿色交通的“绿丝带”。同时公交企业不定时的走进校园、走进社区开展类似活动,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新能源公交发展情况 (一)引入舒适、安全、美观、环保、中运量的现代有轨电车系统。2013年9月,全长8.7公里的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首期工程开工,预计2015年底前投入试运营。有轨电车1号线二期、2号线和3号线工程也将陆续开工。根据规划,珠海中心城区有轨电车线路将形成环+放射状线网格局。 (二)推广新能源公共汽车。截至2014年底珠海投入LNG公交车1109台,纯电动公交车73台,绿色率超过60%。2015年将增投297台纯电动公交车,同时加快配套充电站、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增加新能源出租车运力投放。为满足群众出行需求,2014年通过牌照拆分增投332台出租车,增投出租车均为采用汽油、压缩天然气“双燃料”为动力的新型清洁能源出租车,同时完成400台纯电动出租车营运牌照招标工作,2015年上半年全数投入运营后,清洁能源出租车数量将达1265台,占比40%,大大提升珠海出租车的绿色比率。       三、珠海智能公交发展情况 目前,我市智能公交主要包括智能公交调度系统、珠海公交巴士微信平台建设以及乘车IC卡的推广应用等。 (一)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建设情况 珠海智能公交调度系统构建在中国电信云平台基础上,于2011年12月开始试运行,智能公交调度系统采用科技手段,将GIS、GPS实时定位、3G实时视频、实时调度融合。 1. 车载设备使用情况 珠海公交巴士公司在2008年对全部公交车辆均配置了车载视频监控设备,目前全部车辆配置了DVR前端设备,并将全部车辆的实时视频监控接入科技公交智能调度平台,实现实时监控营运车辆情况。 2. 系统实现的功能
--- 公交智能调度子系统: 现实车辆调配及线路下发、排班调度、实时调度、排班优化等功能。 ---- 营运统计及分析子系统: 通过对于各类车辆路单统计、超速统计、告警信息统计等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报表,为企业的运营和发展提供决策手段。 ---- 定位与3G视频监控应用子系统: 视频监控主要包括车载移动视频监控和固定点监控。车载移动监控通过3G网络实现对运行中的客运车辆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固定点的监控主要通过有线网络实现对场站、重要公交车站,车辆维修厂以及其它重要监控点的现场环境监控。 ---- 信息发布子系统: 通过平台可进行行车调度指令、调度短语、广告信息编辑和管理,实现与公交车LED屏和电子站牌的实时广告信息和车辆到站信息下发。 3. 系统应用情况 (1)系统共完成平台静态基础数据的配置,包括4000多名司乘人员的基本信息,1800多台车辆的基本信息管理及对应的调度主机和DVR中SIM卡的规范设计和管理,100多条营运线路的基本信息等信息管理。 (2)在市区主要站点已经建成了25块电子站牌,2013年底手机公交导航查询软件也完成开发、2015年7月推出公交微信公众号,市民出行时可通过电子站牌、手机公交导航、微信公众号了解公交车实时到站情况,方便了市民出行。 (二)珠海公交巴士微信平台建设情况 自7月5日“珠海公交巴士”微信公众号上线以来,在一个月内粉丝量突破12万,公众号的实用功能得到广大市民网友的认可和好评。“珠海公交巴士”微信公众号,微信菜单,不仅有车辆实时到站信息查询,还设有咨询服务、绑定IC卡功能等,市民可以在此查询线路信息、IC卡余额、IC卡充值点,还设有失物招领、意见箱等。由于微信功能实用、接地气,仅在内部试用未对外推广的情况下,“珠海公交巴士”微信公众号已累积粉丝逾4万,且粉丝量呈快速上升趋势。 在首期功能开发中当前公交已经完成了乘客急需的一些服务功能,随着首期的投入使用,公交巴士将积极听取收集网友和市民的意见建议,并将进行公交微信二期开发,届时将新增地图导航、换乘查询、伴你回家以及其他服务等功能。 (三)乘车IC卡推广应用情况 珠海公交卡的发行和运营管理,包括公交卡充值、消费、清算、结算、客户服务、新兴业务的开发拓展。全市共有5个客户服务中心及200多个服务网点,现每年发卡量约25万张,累计发卡230万张,珠海市民已基本人手一张“通达卡”。 自1995年珠海公交率先发出全国公交行业第一张公交卡以来,公司逐年发展已实现全省公交一卡通(岭南通)在珠海主城区的全覆盖,实现珠中两城互联互通,发行了珠中澳公交联名卡,与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合作使用手机乘公交。 目前,乘车刷卡免费的有8类:离休干部、盲人、革命伤残军人(警察)、残疾人、年满60周岁以上老人、本市重点优抚对象、本市孤残儿童卡。乘车刷卡6折优惠的有1类:本市就读的中小学生(含等同于高中阶段学历学习的中技生、体校、卫校生等),持普通卡刷卡乘车享受9折优惠。                                                       珠海市交通运输局                                             2015年9月2日
院士专家智汇“花城院士讲坛” 共话城市基础设施韧性建设
  8月5日,第三十六期“花城院士讲坛”在广州成功举行,本期讲坛由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作为指导单位,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003013.广州地铁
广州地铁上线“可取走式”换乘指引牌
近日,有细心的市民乘客留意到,广州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