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检察机关查办殡葬系统腐败窝案

03.04.2015  11:21

  清明节将至,服务“人生最后一站”的殡葬行业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记者近日在广东省珠海市检察院采访时获悉,2014年,该市检察机关共查处殡葬系统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10件12人,涉案金额超过420万元人民币,其中个人受贿最多的高达155万余元。

  通往“天堂”的路上为何不断伸出腐败黑手?殡葬行业如何沦为了腐败温床?结合办案,检察官展开了深入调研。

  

   利用公权大肆敛财

  珠海市殡葬服务中心是珠海市民政局下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负责该市殡仪馆和合罗山、仙峰山两个永久性公共墓园的管理和经营。

  2004年11月,时年44岁的刘高源被任命为珠海市殡葬服务中心主任,成为该市殡仪馆和合罗山、仙峰山两个墓园的“掌门人”。“手握大权”的刘高源很快就吸引了众多供货商的追逐。上任不到1个月,墓碑石料供货商黄连太就带着高档洋酒、果篮来到刘高源家中投石问路,刘高源欣然笑纳;得知刘高源的女儿正在读高中,黄连太又送上价值1.3万元的电脑,刘高源也收下了。

  这下黄连太心中有了底。2005年春节前,他送给刘高源2万元现金红包。第一次面对现金,刘高源有点犹豫,但他很快就“想通了”:这是一种正常的工作运作,也是他因为私人“友谊”向我拜年的一种形式。

  思想拐了弯,钱也就半推半就地收下了。从此之后,逢年过节,黄连太都给刘高源送红包,2005年还拿出5万元帮助刘高源的女儿疏通关系读大专,随即又将3万元以学费的名义送给刘高源。

  所谓的“私人友谊”建立起来以后,刘高源自然对黄连太的生意关照有加。从上任伊始到案发的9年间,刘高源收受了黄连太超过30万元的红包。黄连太也理所当然地成了珠海市殡葬服务中心固定的墓碑石料供货商。即使是2007年墓园石材公开招投标后,黄连太的公司也总能胜出。

  正是看中了刘高源手中的权力,珠海市殡仪馆的鲜花供货商陈子添对他也同样出手大方。刘高源上任后,陈子添很快登门拜访,坐了十来分钟,寒暄一阵之后,便将一个包有1万元现金的红包丢在了沙发上,刘高源欣然笑纳了。

  从此以后逢年过节,陈子添都会送上“心意”,其间刘高源也有客气地推让过,但想到“他跟我就是一种私人友谊交往”,刘高源最终将这些“心意”统统收入囊中。从2006年到2014年,刘高源收了陈子添15万元。当然,陈子添也从给殡仪馆配送鲜花的业务中获得了丰厚收益。

  刘高源走上了一条沉沦之路,与之先后沉沦的,还有案发前任珠海市殡仪馆馆长、合罗山墓园管理办公室主任的曾宪飘。在12年任职时间里,曾宪飘连续多次明目张胆地向供货商索贿、受贿,总额高达155万余元。为了给向自己行贿的供货商行方便,曾宪飘还将副手卫来想拉下水。在收到一位供货商的一笔6000元回扣后,曾宪飘拿出一半分给了卫来想。“馆长给的我不要不行。大家一起工作,就收了。”卫来想在供述中说。自此,他与曾宪飘沆瀣一气,在任职的8年间,先后收受供货商回扣、红包近70万元。

  2014年11月,经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珠海市香洲区法院以受贿罪,分别判处刘高源、曾宪飘、卫来想有期徒刑十年、十年、六年,相关赃款被依法追缴。

   制约缺失与欲望失控

  上行下效、有样学样。随着向殡仪馆、墓园推销丧葬用品供货商逐渐增多,和刘高源、曾宪飘、卫来想一样,大到墓园石材、墓碑石料及棺木的购进,小到骨灰盒采购、鲜花配送,殡葬服务中心大大小小的有权者无不面临着金钱和利益的诱惑,有人最终选择雁过拔毛、中饱私囊。据统计,2014年,珠海市检察机关共查处殡葬系统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10件12人,涉案金额超过420万元人民币。

  殡葬行业缘何频发腐败案?工作人员为何能发“死人财”?“垄断经营是主要原因。”办案检察官经深入调研发现,殡葬行业是公益性服务行业,不具有充分市场化的特征,在长期运行中已形成了自然垄断。

  检察官介绍,1994年10月实施的《广东省殡葬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城市现有墓地,一律由当地殡葬管理部门接管和改造。经营性公墓必须有殡葬事业单位参与兴建和经营管理。法规性的限制使殡葬行业“仅此一家,别无分店”。尽管珠海在2009年下半年开始改革殡葬管理体制,对丧葬用品的经营公开招投标,并实行有条件放开,表面上看似打破了垄断的坚冰,制度也不可谓不严格,但由于丧葬用品的采购权、定价权、销售权都掌握在殡仪馆和两个墓园手中,垄断经营迫使丧葬用品供货商要跟殡仪馆和墓园搞好关系,腐败由此滋生。

  刘高源到案后交代的情况也印证了这一点。他说,整个殡仪馆的鲜花采购价格不固定,浮动性很大,因为在采购中心目录文本里并没有对这一项的定价,只能通过调查市场中间价来定价,最后会比市场价稍微高一点。再比如墓碑的样板,“一个4000块钱的话,卖给市民就不止4000块钱,我们要加80%,卖到7200块,这里面有伸缩”。

  权力缺乏有效制约亦是滋生腐败的重要原因。办案检察官介绍,从外部监督看,作为公益三类事业单位,珠海市的殡葬服务单位运营经费自筹自支,服务质量和服务价格参照相关标准执行并受政府监督,而对相关的经费开支却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对于重大事项的决策和重要业务环节也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从内部监督看,由于殡葬服务中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负责人手中握有选择供货商和签订供货合同的最后审批权,单位内部对其监督形同虚设。

  法纪观念淡薄、放任贪欲作祟是案发的心理原因。检察官告诉记者,殡葬行业腐败案的涉案人员在案发交代时屡屡提及“侥幸心理”。“侥幸心理”表面上是权衡得失的大小,根本上却是党

  纪国法观念的淡薄。“‘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自溺’。每个人都有追求物质和利益的欲望,一旦欲望没有节制,无视党纪国法的底线,在诱惑中和失去制约的权力相结合,腐败就不可避免。”检察官指出。

  在审讯室里,曾宪飘曾这样供述,2009年以来,周边的广州、佛山、深圳等地相继有殡葬系统的国家工作人员因为贪腐被查处,也引起过他内心的震动。“想过不能这样,但是风头一过,警惕性也就烟消云散。归根结底都是自己对钱太贪了。

   检察建议促进殡葬业管理规范化

  殡葬服务涉及社会民生,事关群众利益。针对办案中发现的问题,珠海市检察机关通过深入调研后,向政府相关部门及时发出了检察建议:一是继续深化殡葬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殡葬服务系统,对公益性部分,适当增加财政投入,严格规范价格形成和公开制度;对经营性部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挤出价格垄断水分,努力减轻群众丧葬不合理负担;二是切实加强对殡葬行业和从业者的监管,健全人员定期轮岗、审计监督及采购环节监管机制;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和犯罪预防,逐步实现殡葬系统队伍结构向年轻化、高素质化发展。

  结合检察机关的建议,珠海市先后出台《珠海市免除户籍居民殡葬基本服务费用实施办法》《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明确进一步理顺和创新殡葬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殡葬系统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明确区分基本服务项目与选择性服务项目,推行殡葬服务收费和丧葬用品价格公示制度。同时,加大推动殡葬改革政策扶持和保障力度,将殡葬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落实基本殡葬公共服务经费,进一步提升基本殡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推动实行殡葬行业持证上岗制度,促进人才队伍建设。

  珠海市检察机关还与纪检监察部门合作,就查办的殡葬系统国家工作人员腐败案,拍摄了廉政警示教育片《“天堂”路上的黑手》,面向全市公职人员播放,引起了强烈反响。

  

  (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部署做好元旦春节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