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珠海经济2015

18.01.2016  10:58

回首刚刚过去的2015年,谈论珠海经济,我们该谈论什么?

曾经的空调龙头格力电器正向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转型,自主研发的自动化设备销售额达6.2亿元;曾经“小而美”的魅族科技携手阿里巴巴,一跃成为国内智能手机重要品牌,年销售额有望突破200亿元;曾经是一片荒野的高栏港已成为海工装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海油、三一重工的海工产品远销海外。

与上述景象叠加对应的是,珠海市委七届七次全会晒出的一份亮丽“成绩单:2015年GDP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038亿元,增长10%,增速在时隔20多年后重新领跑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7.2%,增速居珠三角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增速居全省前列。

系列关键经济指标反映出,在全国全省经济增长相对放缓的“下半场”中,转型升级抓得比较早、发展空间比较大、后发优势比较明显的珠海,经济运行总体稳中向好,质量和效益实现“双提升”,正焕发出较为强劲的发展活力与动力。

这背后是珠海多年的系统谋划、扎实推进:“三高一特”现代产业体系雏形初现、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全面实施、横琴 自贸区 改革创新不断加速、国际宜居城市建设稳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可圈可点。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引,珠海正在主动适应、奋力引领新常态,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南方日报记者  陈晓  见习记者  吴志远

质量与效益

GDP增速20多年后重夺全省第一

2015年,珠海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038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居全省首位,也是全省唯一一个GDP增速达到两位数的城市。

去年,珠海经济发展呈现逐季加速的趋势,一、二、三季度GDP增速分别为8.5%、9%和9.3%,到全年增长10%,且增速连续四个季度居全省第一,成为全省发展势头最好的地区之一。在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第一年,无论是从横向还是纵向对比来看,珠海克服经济下行压力,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经济“成绩单”。

这得益于珠海转型升级抓得比较早、发展空间比较大、后发优势比较明显,在全国全省经济增长相对放缓的“下半场”中,显示出较为强劲的发展动力,实现质量和效益“双提升”。

是什么支撑珠海经济持续发力?一组数据值得注意:2015年,全市一、二、三产业比重达2.3︰49.7︰48,增长贡献率分别为0.5%、53.3%和46.1%。

其中,第二产业(即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刻影响着经济发展态势。去年珠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80亿元,增长9.7%,增速居珠三角前列,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快速发展。

约占“半壁江山”的第三产业相关指标也亮点频频。2015年,珠海金融业预计实现增加值135亿元,同比增长14%;旅游业加快发展,在横琴长隆等龙头项目带动下,全年接待过夜游客超过1330万人次。与此同时,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13.6亿元,同比增长12%;住宿、餐饮业分别增长25%和10.6%。

发展质量与经济效益同步提高。财政收入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2015年,珠海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9.9亿元,同比增长17.2%,增速居珠三角第二。财政收入增加,意味着珠海拥有更多可支配的财力,投放到经济、民生、交通、文化等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珠海现代物流加速发展,珠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1%,珠海机场旅客吞吐量达470万人次,同比增长15.6%,金融机构贷款同比增长21%。物流、人流、资金流均实现两位数增长的背后,是珠海市场活动更加频繁,经济活力进一步增长。

转型与优化

创新驱动产业向高端化转型

成立还不满一年,珠海纳金科技已实现直径40纳米的纳米银线批量生产,并拥有核心发明专利,打破了国外对核心材料和工艺的垄断。凭借具有核心专利的高附加值纳米新材料,纳金科技计划参与规模达100亿美元的全球透明导电薄膜材料市场竞争。

这是珠海实施创新驱动核心发展战略的缩影。目前,珠海高新技术企业共有397家,2015年新设立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5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超过20%。魅族科技、海龙生物、英博尔、艾默生等一批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预计“百亿企业”将增至6家。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核心是结构优化、动力转化,实现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2015年,珠海出台创新驱动“1+N”政策体系,制定市、区两级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强化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撑,全面实施蓝色高层次人才计划,从产业政策、人才培育、资金投入、平台建设等多方面推动创新发展。

比如平台建设就是其中重要一环。2015年,珠海新增新型研发机构和公共技术平台10个,新增企业孵化器面积31万平方米。国家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质检中心投入运营,横琴国家食品安全创新中心创立,清华科技园二期、珠海信息港等项目加快推进,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珠海现代产业研究院,与中山大学、省科学院等开展高水平战略合作。

两组重要指标数据反映了创新成效:2015年,全市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7%,居全省第二,其中企业投入占比超过85%;每百万人发明专利申请量达2100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2件。

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以先进装备制造为重点的“三高一特”现代产业蓬勃发展,高端化特征进一步凸显。

其中,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均超过15%,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57.6%。此外,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超50%。

从具体产业来看,海工装备产业是一大亮点。去年,珠海成为广东唯一一个海工装备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目前高栏港已聚集了中海油、三一重工等30余个海工装备龙头项目,形成华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业集聚度最高的海工装备制造基地。

智能制造也是主攻方向。默默耕耘3年多后,格力已自主研发超过100种产品,拥有70余项设计专利,销售额累计6.2亿元,未来还将打造世界级的机器人研发制造基地。此外,云洲智能无人船产业基地也在加快建设,国机机器人产业园已经动工。

从项目来看,2015年,珠海成功举办首届“装洽会”,三一重工等18个重点项目投产,新兴重工应急救援装备等13个项目开工,福陆海工等28个项目签约。

有为与放权

制度供给”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2015年6月29日,横琴在全省率先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9月,这一改革在全市推广。利用特区立法的优势,珠海更加大胆地采用了只由工商局一个部门受理审查即核准发照的做法,彻底简化审批流程,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一般情况1个工作日发照,特殊情况经审批延长3个工作日发照。

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看,政府改革是核心,是通过制度创新提高有效供给水平,以政府改革来释放市场活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有为”作用。开启商事登记“一照一码”模式,就是珠海政府发挥“有为”作用的重要一步。

横琴自贸片区是珠海推进制度创新的龙头。2015年,横琴制定了改革创新发展总体方案,出台40多项改革举措,推行“三个零”政府服务,实施“三单”管理。同时率先启动口岸“一机一台”通关改革,效率提升30%。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率先推行立案登记制,建立商事案件专业化审理机制。

一系列政府改革的实施,有效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以港澳投资为例,横琴扩大对港澳服务业开放,对港澳负面短清单比国家标准缩短30%。目前,已有1238家企业落户横琴,新登记注册澳资企业794家,比过去5年增长10倍。

从全市层面看,“制度供给”的改革步伐也在加快。比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15年,珠海编制完成“权力清单”,下放行政管理事权182项,建立并联审批机制,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时限压缩至12个工作日以内,大大节约了企业办事成本。

同时,珠海还颁布了全省首部民营经济发展条例,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企业减免税费82亿元;下调工伤、生育保险缴费费率,努力使企业能“轻装上阵”。

此外,21条稳定外贸增长的措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计划也于去年深入实施。数据显示,在全国、全省外贸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珠海外贸进出口总额下滑,但出口仍微增0.6%。

■前瞻

长期上扬与短期下行”并存

今年GDP增长目标8.5%—9%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经济工作的关键。

从外部环境看,当前全球经济需求萎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国内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但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型反弹,可能会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

从自身实际看,珠海在发展中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存在着经济总量比较小、创新驱动基础薄弱、民营经济活力不足、东西部和城乡发展不协调、内外交通连接不畅等问题,压制着经济增长的上行空间。

经济长期上扬的态势和短期下行的压力并存,发展态势总体向好,但今年经济下行的压力不容低估,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估计比去年还要大。”日前召开的市委七届七次会议指出。

但与此同时,珠海经过多年科学发展,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形成:深化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一批优质产业项目已经或即将落户,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将全面施工,几个重大平台建设方兴未艾。

更重要的是,未来港珠澳大桥通车、横琴自贸片区建设、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多个重大战略机遇将在珠海汇聚,后发优势和先发机遇叠加之下,珠海迎来了发展“黄金十年”。

展望未来,珠海将2016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8.5%—9%。这主要是考虑珠海将迎来黄金发展机遇期,有条件也有必要推动经济较快增长,为全省作贡献;同时,为调结构促转型,特别是新旧增长动力的接续,提供更有利的回旋空间,并为珠海在2017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提供有力支撑。

■亮点

三大引擎升级版”支撑珠海经济

横琴、高栏、高新将很大程度影响今年全市经济发展

数据显示,珠海“三大引擎”发展持续向好。其中,横琴新区GDP增长36.9%,实际吸收外资增长65.7%。创新驱动发展主战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平台的高新区GDP增长15.6%,工业增加值增长24.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5%;高端制造业发展主平台高栏港区GDP增长15.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7%。

从具体指标来看,“三大引擎”的发展速度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加强,“引擎”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

更重要的是,去年“三大引擎”均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升级”:横琴正式挂牌成为自贸区,高新区纳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包括高栏港在内的西部生态新区上升为省级战略平台,可谓“三喜临门”。

升级”后的三大平台将进一步发挥引领、带动和支撑珠海经济发展的作用。

今年,珠海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否用好横琴自贸片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西部生态新区三大平台。珠海市委七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加大平台建设力度,充分发挥三大平台对珠海经济的支撑作用,并透露了今年三大平台的发展计划。

横琴自贸片区▶▶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

横琴自贸片区是珠海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引擎,珠海要保持在改革开放中的领先优势,必须充分用好这一平台。为此,全会提出,要发挥横琴在制度创新和发展高端服务业方面的独特作用。

一方面,横琴将系统建立与国际衔接的投资贸易规则体系,通过深化行政管理、外商投资管理、商事制度等领域改革,建设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同时,立足于自贸区的定位和优势,横琴将强化国际贸易功能集成,促进国际高端服务业资源集聚。为此,横琴将落实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深化以粤港澳为重点的区域金融合作,推动消费金融公司、与港澳合资的全牌照证券公司等法人金融企业落地,促进金融业创新发展。

自主创新示范区▶▶新型研发机构明年增至20家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珠海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举措,只有把创新驱动发展实实在在抓起来,抓出成效,珠海未来的发展才有希望。为此,珠海明确,必须加大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力度,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

记者了解到,去年珠海启动创新驱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出台了促进科技创新18条核心政策,明确“8个倍增”目标,各区各部门都制定了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工作方案。在此基础上,珠海将进一步细化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工作方案,通过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聚集全球创新资源,引领和促进创新发展。

公共创新平台建设也是重点。珠海高新区将加快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众创空间等平台建设,确保到明年孵化器倍增至135万平方米、新型研发机构倍增至20家,为创新创业创造条件。此外,高新区还将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项行动,针对有潜力、成长性好的企业,进行一对一的政策辅导;研究调整人才政策,更多地让市场主体来认定人才、使用人才,让人才政策更接地气。

西部生态新区▶▶建设“两基地一中心

作为珠海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最大平台,目前,西部生态新区的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产业已初步形成集聚发展的良好势头。如何立足已有的产业基础,完善主导优势产业链条,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是西部生态新区今年的工作重点。

针对当前几大园区配套设施不完善,严重制约产业的发展的问题,西部生态新区今年将加大投入,下大力气把园区配套水平提上来,从根本上改善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条件。

在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方面,西部生态新区将建设海洋工程装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国家级增材制造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推动中海油管道制造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华彬通用航空基地、烽火科技、新兴际华应急装备等项目落地建设;此外,还将利用好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2016中国国际海洋高新科技展览会等展会,引进一批有市场、有研发能力的高端制造企业,进一步完善产业链。


关闭 加工贸易专栏 关闭 商贸物流体系统建设与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信息管理系统 关闭 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申报
外经贸专项资金网络管理系统——支持低于6500万美元的企业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
商务部中小商贸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补助管理系统 关闭 商务领域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