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澳合作与“煲冇米粥”

25.08.2014  14:46
摘要:澳门经济发展空间不足,望向珠海、望向横琴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珠澳对看

        互为借鉴各整衣冠

        粤语俗语,睇餸食饭,指看情况办事;煲冇米粥,指说空话难办实事。

        澳门经济发展空间不足,望向珠海、望向横琴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例如澳门方面希望开放24小时通关———珠澳跨境工业区商会会长陈维炽日前称部委层面已批准跨工区口岸在9月份后对澳门外雇等开放自助通关,又如崔世安竞选连任,打出了“争取澳门牌货车出入横琴”的承诺。

        大家知道,很多事情看上去是澳门热、珠海冷。24小时通关最大的问题,按珠海有关部门的解释,还是人力财力,24小时过关涉及到通宵加班,增加人手、延长工时,涉及到珠海财政的承担能力,如果没有很明确的好处,给谁都很难接受。珠海的想法是“睇餸食饭”,有多大本事干多大活。

        珠澳两地间不了了之的事早有例子。例如磨了十年的“湾仔河底隧道”,正如南都报道中引述全国人大代表、澳门街坊总会会长的回忆说,该隧道当时曾获国家发改委响应,后来却一直杳无音讯。该隧道最近又再冒出水面,这次提出拟选址“十字门-妈阁”。早年方案中提出的土地早已开发,这次向西移了几公里。其实这事跟“远水解不了近渴”的原理有关,“近渴”是城市土地增值带来的土地利益,远水是珠澳两地加强合作的“可能收益”———只是“可能”,别说做菜,米都没有,真有点“煲冇米粥”的意思。

        如果真要煲粥,首先要有米。俗语有云,“留低些少谷种好过冬”。又回到澳门期望跨工区口岸对澳人开放的话题上,珠海连称缺编制缺资金,珠海财政的“谷种”当然不能拿来煲粥,那怎么办?考验两地智慧。  朱芳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