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魂牵珠玑巷》踏上“回家”之旅,在韶关南雄巡演

31.05.2016  11:33

图为《魂牵珠玑巷》演出现场

南方日报讯(记者/毕式明 李幔 通讯员/张卿雄)5月28日晚,韶关南雄粤韵悠扬,广东粤剧院一团演出的大型古装粤剧《魂牵珠玑巷》在南雄大会堂鸣锣开唱。该剧由国家一级演员、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蒋文端和国家一级演员林家宝领衔主演。

本次活动由广府人联谊总会、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主办,近千名观众共享粤剧文化盛宴。

据了解,粤剧《魂牵珠玑巷》创作于1989年,1990年获第二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1991年获文化部第一届文华奖新剧目奖、广东省新作展演优秀剧目奖等;1992年获广东省专业戏剧创作评奖“创作奖”。自2015年12月以来,该剧已在广州、佛山、江门、茂名、北京等地巡演,受到粤港澳尤其珠三角地区观众的喜爱。之后,还将在香港、澳门、广西和广东各地继续巡演。

魂牵珠玑巷》是一部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创造改编而成的粤剧,讲述了珠玑巷中著名的胡贵妃传说。女主人公胡贵妃原是南宋临安城外的种菊女,名为胡菊珍,因貌美被选入宫为妃。她出于爱国之心,向皇上禀报了真实的军情而得罪奸相贾似道,被放逐庵堂。贾似道派人火烧庵堂,她有幸脱逃,但又遭官兵追捕。在她走投无路跳江自尽时,幸得珠玑巷人黄贮万相救。胡菊珍与黄贮万患难与共,终结为夫妇。后官兵追至珠玑巷,她为保村人平安,慨然投身珠玑井,魂魄永留珠玑巷。

值得一提的是,《魂牵珠玑巷》剧中的珠玑巷原址正是位于南雄市珠玑镇。有“广东第一巷”之称的南雄珠玑巷自唐代开始一直是中华民族拓展南疆的重要中转站,大量因躲避战火和饥荒而南下的先民在越过江西大余与韶关南雄之间的梅岭之后,在珠玑巷一带休养生息,繁衍壮大,并再度南迁至珠三角等地发枝散叶。

据统计,从珠玑古巷迁徙出去的姓氏至今已达178姓,其后裔有七千多万,遍布海内外和港澳台地区。近几年,该市充分借助珠玑“姓氏文化”这一品牌,在广府人海外联谊会的大力推动下,扩大对外交流,大力弘扬珠玑巷人“异姓一家、和衷共济、勤劳勇敢、开拓创新”的精神,姓氏文化已经成为推动南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